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四章为姊攒嫁妆 (第2/3页)
众人也有些惊疑,倒是精明的魏春、杨志和杨诚心里猜到几分。 就听见连君轩道:“大叔若是待我同师兄一般,怎么就没想到我名下还有二百亩的免税田没着落呢?大叔只顾给师兄张罗,怎么就不替我费心些?” “啊,这个…”杨山还有些反应不过来。 陈二舅却是拍手笑道:“连少爷真是个仗义的,姊夫,他这是替家里分忧解难呢。” 杨诚倒是有些过意不去,低声劝道:“师弟,你年岁大了,名下是该张罗些田产,不好为了我们一家都搭进去。再说这么大的事,你总该问过老将军,说不定他老人家有安排。” 连君轩怎会听不出杨诚是在为自己着想,但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更坚持地道:“师兄,我明白这道理。但连家的田产记到我名下,怕是一粒粮食都送不到我手里,倒不如寻些普通人家,好过被人克扣掣肘。” 杨诚还要说些什么,连君轩却是笑嘻嘻地道:“正好我寻些庄户离咱们家里近些,过几日一起去县衙,把咱家庄园旁边那块地买下来,也建个大院子。以后收租有大叔和大哥帮忙,我也能躲清闲了。” 听了这番话,杨诚下意识地扫了一眼装作忙碌的小妹,见她没有特别吃惊,显然是清楚师弟这些打算,当下他心里真不知该欢喜师弟的执着,还是头疼他的痴缠了。 杨山不知二儿子的纠结,可他这会终于听懂连君轩是要把杨家族人的田地收在名下,算是解决了自家的难题。他又是欢喜杨家人温饱有指望,又是愧疚累连君轩跟着吃亏,嘴唇动了半晌也不知说什么好。 似是瞧出杨山的心思,连君轩朗声笑道:“大叔,以后我盖了院子,住的近了,日日跑来吃饭,你可别嫌我踩破门槛啊。” “不嫌,不嫌,家里日子好过了,你想吃什么就让你柳儿meimei整治!”杨山一迭声的应着,根本不知道自己又把自家的小女儿搭送出去了。 闻言,连君轩偷偷望向杨柳儿,露出一脸得意的神情,杨柳儿瞧见了,皱了皱小鼻子,在心里撇嘴嘲笑他撒娇卖乖的本事又长进了,只怕是过没几日,她在父亲心里的地位都要被挤的靠后了… 不说连君轩如何憧憬着以后踩破杨家门槛的美梦,只说很多打扮妖艳的老少夫人们也同他一般心思,甚至一等杨家的戏台和流水席撤掉就急忙上门了。 杨家上下,从丧妻两年的杨山到刚刚中举的杨诚,还有不满十五岁的杨柳儿都成了热销货。张家的老姑娘、六乡绅家的嫡女,还有城里富户家的小儿子、家贫秀才,各个都被媒婆们夸成了一朵花。 若是这般也就罢了,反正杨家打发媒婆的经验很丰富,可偏偏还有些人跟着凑热闹。书院里一个家境殷实又生性风流的同窗送了杨诚两个美貌如花的婢女,一位乡绅更是送了杨山一个同杨杏儿一般年纪的小妾过来,直吓得杨家上下赶紧把人原封不动的送回去,末了还在酒楼设宴转圜推拒,省得落下个目中无人的名声。 好不容易处置完这些事,牛头村的杨家人终于忍耐不住了,由杨六爷带头上了门。杨山直言相告免税田已经收完了,在杨家人失望沮丧的时候,连君轩才开口替杨山“分忧” 杨家人乍然从地狱升到天堂,别提多感激欢喜了,当即交了一百零六亩旱田的田契,又在家安准备好的奴仆契书上按了手印,自此就成了连君轩的庄户,一年交两季田租、四成粮食,出工一月。但凡主家有差遣,不可违背,年节时主家也会有吃用之物赏下来,至于赏多少就看主家的心情了。 陈家的十五亩旱田也挂在了连君轩的名下,连君轩心知陈家必定不会同意他分文不取,于是直接把田租降到两成,果然陈家人推拒几句就欢喜应下了。 连家在甘沛县里的三位掌柜这几日也是犯愁,琢磨着如何上门请自家二少爷把铺子挂在名下,这样起码每年能省下几百两税银,但先前毕竟给人家下过绊子,不管是不是受人指使,到底没那么厚的脸皮。 连君轩却是不愿理会自家管事的如意算盘,直接同杨志商量过后,收了四家不打眼但进项很好的饭馆和杂货铺子,也不用费心打理,自有二三百两的“孝敬”至于剩下那一个名额就是留给杨柳儿的了。随便她要折腾什么买卖,反正不必付商税,赚不到银子也不至于赔上本钱。 许是见到连君轩让杨家人签卖契,杨山也开了窍,狠心找里正说了个明白,要了村里各家的身契,托连君轩一同送进县衙录进卷宗,以后谁家若仗着杨诚的名声做坏事,杨家也好有个惩罚拿捏的把柄。 即便杨山再心软、好颜面,但事关儿子的前程,他却是不敢出一点差错。 这番忙碌下来,眼见日子就到了腊月十五。村里家家户户有了过上好日子的指望,欢喜的买rou杀鸡、磨面蒸馒头,处处都能听到欢声笑语。 杨杏儿这一日想着小妹喜爱吃粳米,就同程大娘打听了年糕的做法,准备泡两瓢粳米琢磨一下。杨柳儿则是抱了一碗蜜饯,边吃边笑的跟在姊姊身边捣乱。 招财进宝如今虽然长得同小牛犊子一般大小但脾气却随了主子,很是馋嘴。这会正摇着尾巴,讨好的跟在姊妹俩身后,眼巴巴望着那只小巧的蜜饯罐子,盼着小主子开恩,让它们也解解馋。 杨柳儿坏心的就是不肯分它们一两颗,倒是杨杏儿心疼两只平日尽心尽力看家的小狈,伸手从小妹手里抢了两颗扔了过去,惹得招财进宝亲热地围着她打转。 程大妮挺着大肚子,拎了小半筐红枣从外面进来,见姊妹俩玩的热闹就有些羡慕。她自小随着寡母长大,也没个兄弟姊妹依靠,不由笑道:“你们姊妹俩又在琢磨什么呢?” 杨柳儿姊妹俩闻声,赶紧接上前扶她坐下,又从灶上倒了碗热汤递过去,这才问道:“四婶,刚下过雪,你怎么来了,我四叔呢?” 程大妮应道:“你四叔也来了,他在前院呢。方才进门时候碰到魏掌柜,一同去寻你们阿爹说话了。”说罢,她就望向杨杏儿,笑得一脸古怪。 杨杏儿被四婶看得脸红,倒是杨柳儿耐不住好奇,问道:“魏大哥昨日不是刚来过,怎么今日又上门?” 听到这话,程大妮抬手捂嘴笑了半晌,这才笑着解惑“还能为了什么?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呗!” “啊?”杨柳儿还没想明白,杨杏儿已是脸色通红,扯个借口跑回房间去了。杨柳儿这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