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六章 (第2/2页)
娘子上花轿了!”媒婆喜孜孜地嚷道。 鞭炮声又大作了,婉瑛坐进花轿内,将拿在手上的扇子往外丢,表示改从夫姓,从今以后,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更要把过去不好的习惯和脾气丢掉,而扇子也马上被大杂院内其他未婚的姑娘捡走,希望也能替自己带来好福气,有个好婆家。 迎娶队伍上路了,充当娘家兄长的王家大哥便跟着花轿,负责护送新娘子到未来婆家。 这时,邱老爹疑惑地询问陶大娘。“你怎么忘了泼水呢?” “婉儿说她虽是嫁出去的女儿,可并不是泼出去的水,有事还是会顾着娘家,要我千万别泼。”陶大娘笑着解释。 大家听了频频点头。 “婉儿真是有心…” “实在舍不得她嫁人…” 想到婉瑛以往的贴心举动,无不在心里祝福。 陶大娘很快地忙着招呼前来观礼的其他街坊邻居,虽然昨天已经请吃出嫁酒,今天还是准备了些甜汤,让大家沾点喜气。 吉时来到,迎亲队伍已经抵达秦府大门外头。 由于长辈都住在这里,一对新人便先在秦府拜天地以及宴客,等洞房之后,第二天再返回将军府。 此时,鞭炮声震天作响,可比大杂院还要热闹非凡。 就见男方派来一名儿女双全、有福气的吉祥婆子到处撒豆,希望新妇能为婆家带来好运、五谷丰登,也有一说是可以避邪。接着才把新娘子搀下轿,婉瑛不禁庆幸有块红头巾遮住自己的脸,不然铁定因为紧张而泛白,毕竟她从早上到现在都没吃东西,已经饿到两眼昏花了。 新郎官高大挺拔的身影也踱了过来,和她各牵起红色彩球的一端,在众人的祝贺声中,跨进了秦府大门。 接下来的仪式到底是如何进行,婉瑛根本就想不起来,只记得身旁的吉祥婆子怎么说,她就怎么做,自然不会出错。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交拜…”赞礼者高喊。 坐在正位上的老太君,身穿命妇服,脸上挂着笑意,在众人面前,得要开心地接受皇上御赐的婚事。 至于次子、三子夫妇也同样穿上官服和命妇服,跟下头的一些晚辈表情都各自不同,有的衷心高兴、有的眼带嘲弄、有的面无表情,几个奶娘和婢女则各自照顾着小主子们。 砚哥儿看到父亲,大喊一声。“爹!” “我的小祖宗,小声一点!”江氏才这么说,砚哥儿就开始在奶娘怀中挣扎,力气又大,一下子就挣开往前跑。 他一把抱住案亲的大腿,可爱的模样引来笑声。 “砚哥儿,快到曾奶奶这儿来。”老太君坐在主位上招手。 秦凤戈也朝奶娘使了一个眼色,要她过来将儿子抱开。 其他人都连忙过来,要将砚哥儿带到旁边去。 “不要…”他气呼呼地嚷道。 闻声,婉瑛举手揭起红头巾的一小角。“砚哥儿,等一下再陪你玩…” 听到这个有些耳熟的嗓音,砚哥儿仰高小小的头颅,从他的角度可以看清声音的主人是谁,立刻发出高亢兴奋的笑声,换成抱住婉瑛了。 “小少爷…”奶娘作势要抱他。 江氏和林氏也过来要牵他。“小祖宗,不可以这样…” “不要。”砚哥儿拼命地巴住婉瑛的大腿,就是不肯放手。 周遭目睹的贺客也不禁跟着笑了,纷纷夸说这位刚进门的续弦,很得正室嫡出的儿子喜爱。可是这温馨的一幕,看在老太君等人的眼中,心里各有不同滋味。 逼不得已,秦凤戈出声低喝。“砚哥儿!” 被父亲厉目一瞪,他瘪起小嘴,就要哭了。 于是,婉瑛蹲下身来,试着跟他讲道理,就算一岁多的孩子也是能听得懂大人的话。 “…你看家里现在来了好多客人,大家都在看着砚哥儿,不可以这么任性,等晚一点再让奶娘带你过来玩,这样好不好?只要再忍耐一下就好了…”她从小没被父母打过,甚至吼骂,最好的方式就是沟通。 砚哥儿吸了吸气。“…好。” “小少爷快点过来!”奶娘连忙将他带开。 众人见新娘子这么有办法,都不禁啧啧称奇,就连秦凤戈也一样,没想到她只不过说个几句话,儿子就乖乖照做了,唇角不禁露出赞许的笑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