纹面_纹面111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纹面1112 (第4/8页)

的这一法门实际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其创造的龙脉之地并不完备。虽然成功的让曹氏家族以魏代汉。但却终究没能使曹魏政权最终一统中国。""是这样啊…那司马懿呢?"我越听越感兴趣,催促着韩哲继续讲述。

    "司马家族比曹氏家族的运气就好的多了。司马懿当政之时,张鲁等人创立的这套法门经过之后弟子的不断推演已经颇为完善了。见到司马氏崛起,张氏传人自然的便又转而投靠到了司马懿的这边。为了得到司马家族的支持,他们便又将已经完善后的法门献给了司马懿。司马懿也就来了个依样画葫芦,借用张氏的力量为自己又创造了一处龙脉之所。相比当初为曹cao创造的那处龙脉,司马懿得到的这块龙脉要完善的多。也因此司马家族开创的晋之一朝得以顺利的一统中原。成为了中国古代几个大一统王朝的其中之一。不过即便如此,这人为创造出来的龙脉比之天然形成的龙脉终究还是无法相提并论的。所以西晋只四帝而终,大一统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三十七年而已。"韩哲说道这里叹了口气,似乎觉得颇为遗憾。

    "那之后还有人尝试过这个方法么?"我问道。

    "当然有!此后的刘渊、石勒这些人都试图复制曹氏和司马氏的这一做法。但很可惜,张氏族人创造的这一法门因为之后的八王之乱、五胡乱华这些种种兵灾最终变的残缺不全。即便强行创造出了几个龙脉,但都不堪使用。所以再往后直到隋朝一统前,也就没有那个帝王家族再尝试自创龙脉了。倒是到了唐朝天宝年间,唐玄宗不知道从哪里听说了这个事情,便将当时的张氏族人找来想要再次为唐朝李氏家族自创龙脉。结果当时的张天师居然拒绝了玄宗皇帝提出的要求。一方面是因为这一法门的大部分内容早已失传了,即便皇帝下令,他们也办不到。其次自然是说的冠冕堂皇,只是告诉唐玄宗,王朝气运是天道使然。只要他唐玄宗偃武修文、爱护百姓,这大唐的国祚自然绵延。没想到唐玄宗认为说的挺对!不仅放弃了创造龙脉的打算,而且更觉得五斗米道道行高深,正符合了道家清静无为的本意。所以在其在位期间连续三次下旨追封张氏鼻祖张道陵。从此才奠定了张氏家族道家天师的地位。"韩哲此刻意识到自己扯的有点远了。连忙住了口。向我露出了一丝抱歉的笑容之后又接着说了下去。

    "不过虽然创造龙脉之法已经残缺不全了。但利用阴妖创造出来的转阳地终究还是能够转变为风水地。即便无法令子孙后代身登九五,但位极人臣、出将入相之类的总还是有很大可能的。所以虽然帝王家族没了兴趣,但一些世家大族却又开始打起了这一方法的主意。天师道终究是玄门正宗,自然清楚如此行事有违天和。因此自行封印了这一左道秘术。并约束门人禁止外传。不过即便是玄门正宗,难免不会出现几个不孝子弟的。所以尽管道门中人严防死守,但残存秘术的部分内容还是流传了出去,从此流毒世间。时至今日,都依旧有人执迷不悔,妄想着借此秘术令自己的家族一步登天。"韩哲说完了,又是一声长叹。

    听到韩哲说了那么多,我此刻脑门上渗出了粒粒的冷汗。我脑子里忽然有了一种念头。我家祖宅发生的种种诡异恐怕并非无妄之灾了…

    我没有见过祖父和曾祖父,过去对他们的了解只限于家中珍藏的那些老照片以及叔父生前的讲述。但前些年因为整理这两位祖先生前的留下的文字记录等等,我发现我曾祖父晚年除了文字考究这些之外,似乎对周易、八卦和民间的种种奇门遁甲颇有研究。祖父在建国后主要从事的工作则也是民俗研究。如果说韩哲提及的这种利用阴妖制造风水地的秘术为这两位所知晓,我是一点也不奇怪的。

    这样一来,假设我的这两个祖先想着为子孙后代谋福,暗中决定利用这一秘术为自家人为制造一处风水地的话。我家老宅出现阴妖以至于最终差点变成转阳地便完全可以说的通了。而且叔父生前曾经明确的告诉过我,说曾祖父和祖父临死前都曾经有过遗言,那便是将来家人如果离开老宅迁居外地之后,希望我们这些子孙后代能将他们的骨灰迁回老宅安放。而我反对严光利用老宅开办度假村的原因中除了念旧之外,还因为我始终记得叔父生前交代的这个事情。因为总不能把两位祖先的骨灰盒放在度假村里供奉吧?

    明白了这些,我禁不住一阵哆嗦。看来自家老宅发生的怪事,极有可能原本就是曾祖和祖父两人生前的安排了。只不过父亲和叔父从小接受的是现代教育,一贯将这些中国古代流传的奇门遁甲视为封建迷信。加之祖父去世的比较早也颇为突然,没来得急将他和曾祖父暗中进行的这些图谋告之两个儿子。以至于到我这一代,彻底的对老宅的种种诡异一无所知了。我在老宅使用道士留下的四象金光阵,反倒是直接亲手破坏了两位祖先的当年为子孙后代的辛苦经营了。此刻,我产生了一种难以言状的心理。

    曾祖父和祖父的行为纵然很自私,但终究是为了子孙后代。我破坏了他们的图谋,那便是不孝。但两位祖先的计划要是真的成功了?我在明白了这些内幕之后,又必然良心不安。因为韩哲说的很明白,转阳地要变成风水地,所在地区必然要经历旱灾。到时候整个清源镇的父老乡亲都会受苦。用老家乡亲的集体苦难换取我严家一家人的兴旺发达,我自认做不到。一时间我的脑子里几乎乱成了一团浆糊。

    人生在世,只求问心无愧!我严平即便不孝,但也绝不会为了一自己家族的利益而做出有损于桑梓乡亲的行为。想必要是父亲和叔父知道了这些,恐怕也会支持我的想法吧!想明白了这些,我忽然感觉到了一阵轻松。原本紧皱的眉头也跟着舒展了开来。

    韩哲注意到了我表情的变化,微笑着询问道。"看来严先生想通了一些事情,如此说来,我的解释您应该还算满意了。"我侧过身子,向韩哲郑重的做了个揖。"非常感谢您给我说了这么多,让我之前的很多疑问得到了答案。"见到我如此郑重,韩哲也连忙回了礼。

    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