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第2/3页)
高处时断然放手,只见他健壮的双臂奋力一攀,顿时身体悬在半空。原来,他看见壁崖上的一个小洞,现在他正使尽全力爬入洞中。 受了伤的李驭紧咬着牙,用尽全身力气,涨红了脸,终于,强健的双臂让他顺利攀爬入洞。石洞并不大,仅能勉强让他容身。一进入洞里,他便迅速地脱下身上的战袍。 一段藤蔓“啪”地断裂了,沿着山壁滚落水中,藤蔓之后,便是李驭的军袍“噗通”落水。 只见他在洞中缩起身子,遮蔽好身体。果然不久后,就听见崖壁底下传来阵阵的突厥语。 “是李驭的军服,快回报!” “快派人沿河搜索!他一定还在附近!” 正如李驭判断,突厥兵只要见到他的军服,必定会以为他落入水中,开始往水里搜寻。身为唐朝第一名将之子,他知道自己无论是被生擒当人质,还是格杀后示威,对于突厥来说都是大功一件。 天色逐渐昏暗,阵阵冷风沿着崖壁刮起,崖洞中的李驭紧缩起身,少了战袍,这样寒冷的夜晚相当难熬。身上布满大小伤口,再加上一整天滴水未进,现下的李驭,仅脑瓶着意志力支撑。 直至确定崖下的火光消失、不再听见突厥语,李驭才动身准备离开。 此时的河水相当冰冷,李驭顺着崖壁滑落水中,紧咬牙关、忍着伤痛,奋力爬到岸边。他知晓必须趁夜色昏暗时,尽速脱身。 强劲的风透筋彻骨,好不容易骗过突厥士兵,李驭现在更是步步为营。 他低下身,先是大饮溪水,饮罢便一举头,伸手抹干水滴。接着牙一咬,用嘴撕裂衣袖,咬住其中一端,将另一头紧紧缠住仍在流血的手臂,接着便起身往崖后前进。 没有月色的夜晚,李驭在依稀的星光下蹒跚前进,他不时抬头用星星确认自己的方位,直往东行。 陌生寂寥的夜色,荒芜一人的大地,李驭告诉自己,就算赌上自己的性命,也不愿落入突厥人手中,让父亲为难。 他或跌或爬,不知道走了多久,就在他体力快要不支时,隐约看见远处山林中,有些许微弱的灯火。 他用最后的一点意志力,爬到了灯火处。围篱外,他勉强打量着,这山林中的屋舍意外的相当别致,夹杂着汉族与胡人的风格,李驭正犹豫是否敲门时,却发觉视线越来越模糊,寒冷又疲惫的身体禁不住伤势,开始摇晃。 砰!一天的折腾,李驭已耗尽元气,他失去意识,在门外倒下… ************ 不知过了多久,李驭悠悠转醒。 “吱吱…吱吱…” 好像是鸟鸣,隐隐约约中,李驭感觉光线很刺眼,一丝眼缝外,好像有一个人出现在自己身前。 “你醒了吗?” 是个温柔的女声,说着汉语,李驭想回话,却使不上力。只隐约感觉一股淡淡的幽香,围绕在身边。 “小蛮,你扶他起来,我去拿葯。”女子的声音又响起,接着他便感觉有人从身后扶起了他,不久便闻到一阵浓厚的葯汁味。 “这位公子,你伤的不轻,这碗葯你先喝下。”女子对着他说着,李驭全身无力,昏昏沉沈中,喝了葯又再度昏睡过去… ************ 长期率领李家军在中原征讨各割据势力的李敬德,此时已经彻底平定江南,成为大唐立国的重要功臣。此刻人在京城的李敬德,正着手撰写兵书,并思量下一步该如何弭平北方外患。 此时一名传令兵匆匆进府,低声向李敬德禀报,只见李敬德脸色瞬间一垮,大步走出厅堂。 “你说什么?”偏厅中,李敬德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消息,重重拍桌。 “大人,据当日一同探路的骑兵回报,当时突厥兵人数众多,三公子以自己诱敌,恐怕、恐怕是…” “说!”李敬德一声怒吼,传令兵脸色苍白,跪倒在地。 “据、据报…三公子…的衣冠…已被突厥人寻获…” 小兵不敢再继续说下去,李敬德已经打碎了桌上的茶杯,心底的震怒与心痛,让他面目狰狞、铁青着脸。李驭自小视诹兵法,带兵有方,对边境又最是了解,李敬德长期让他驻守严寒的北方,虽想藉此磨练他,却也同时对这么儿有着最深的愧歉。 这天晚上,李敬德在一间别致的小房间中燃起一炷香,只见他对着房内的一个牌位忧伤地说道:“阿琴,我没能好好照顾我们的儿子,真的对不住你,你若天上有知,一定要保佑我们的驭儿平安。” 李敬德的夫人阿琴早逝,这间房便是他追思爱妻之处,纵横沙场的大将,在孩儿生死未卜之际,也禁不住悲伤和担忧。 李敬德身后,是李驭的两个哥哥,他们同父亲一般,按捺不住自己的担心。 “爹,三弟反应一向灵敏,再说他驻守边境已久,熟悉形势,不会有事的。” 李敬德的二子试图冷静地劝着父亲,一旁的长子则手握刀柄,紧抿着唇,一字一字地说道:“要是三弟不测…这仇我一定非报不可!” 身为铁汉的父亲,此刻却哀伤的叹道:“若真逢不测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