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说了算_第九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 (第2/3页)

有您的名字。”

    “这样吗?”李敬德沉吟好一会“这么说来李家更是她的仇家,这样,更不该留她在府里。”

    “孩儿不想说此事便是知道您一定会这么说,当日蔚儿会对我不利,是因为颉利可汗以她弟弟做威胁,她才会…”李驭的话马上被爹打断。

    “你怎么知道往后不会再如此?颉利只要再用什么人威胁她,你有多少小命可以送?”

    “爹,孩儿平定突厥、救出蔚儿弟弟后,便会与她搬离李府,从此不再过问任何事。”

    “驭儿,你说什么?”李驭年纪轻轻,前途不可限量,现在却说出这样的话。

    “孩儿心意已决,也请您谅解蔚儿。”他不多做解释,说罢步出房门,独留李敬德费思量。

    蔚儿当初被送出李府的时候,便已有人在背后议论纷纷,现在李驭又将她带回,李敬德的不悦可想而知。

    ************

    突击突厥成功后,李驭连庆功宴都没参加,摆明就是什么功名都下要,只要蔚儿,气得李敬德吹胡子瞪眼,隔天朝廷议事,才传李驭晋见。

    “颉利可汗派使者求和,我想知道大家的想法。”太宗说道。

    李驭想了想回道:“颉利这次判断错误,误以为唐军以主力军队攻击,所以不敢迎战,仓促北撤,不过臣预估他身边还有数万名忠心的部属,在这个时候没有投降唐军的,都是颉利的死忠心腹,实力不可忽视。”

    “所以爱卿认为应该答应求和?”

    “暂时可以这样做。”

    李驭说到这里就没有说下去,不过一旁的李敬德心里明白,李驭洞悉突厫军事,必另有打算。

    纵然蔚儿之事让他相当不悦,但论到算计敌军,李敬德也不得不认同李驭,现在突厥撤回北方草原,但势力尚未完全消灭,李敬德也只有暂时将蔚儿的事情放一旁,为突厥之事做下一步打算。

    不久,唐朝派出使节,至颉利可汗处表示愿意接受归附,颉利可汗大悦,以为自己的缓兵之计得逞。

    颉利可汗这次虽吃了败仗,但是身边的确还有数万名衷心部众,他打算重施旧计,以求和为手段缓和唐军攻势,只待他回到漠北,草青马肥之时,再兴兵雪耻。

    不过,用兵多时的李驭,也想到了这点,就在唐朝使者议事之时,李驭回到李府,便也开始调兵遗将。

    傍晚,他到蔚儿房中,蔚儿正在镜子前梳着头发。

    “蔚儿,这个给你。”李驭的身影也出现在镜中,他从怀中拿出一枝精致的发簪。

    “好别致喔!”

    “我请小蛮帮我到长安城最著名的店铺里挑的。”

    “小蛮?”蔚儿眼睛一亮。

    “是的,我派人把她接过来了。”

    “真的?她在哪里?”

    “安排在别院的另一间房间了,我可不希望这么好的时光,有人打搅。”

    他轻柔地挽起蔚儿的头发,帮她插上发簪,蔚儿从镜中凝望着他。这个当年相遇时的热血青年,现在气宇非凡的堂堂将领,眼中的深情,一日日加深,挥舞着快刀的双手,现在可以如此温柔地帮自己插发簪。

    “三郎,我回来一定已经让你承受不少压力,现在你又将小蛮接过来同住,这样…”

    “我李驭要是尽听他人之言行事,那算什么男子汉?更不值得拥有你阿史那公主的爱。”

    他没有刻意说这样的话,深切的感情自然流露,蔚儿懂。

    她轻轻往后倚,靠在李驭胸膛,抬起眼凝视着他,李驭低下头,看着这样的蔚儿…好美。

    烛光映在铜镜上,李驭揉着她的额际、抚着她的脸庞,另一只手轻轻拉开她颈上的系绳,头缓缓低下。

    一寸寸,他沿着蔚儿小巧的鼻梁,吻到她柔软的绛唇,蔚儿的芬芳扑鼻而来,悸动着李驭蠢蠢欲动的心房。

    李驭除去自己一身盔甲战衣,白天战场上的骁勇,现在全化为丝丝柔情,一双大掌紧紧捧着蔚儿的脸蛋,吻得忘我。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李驭在蔚儿唇上说着,蔚儿轻轻回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李驭心头一荡,蔚儿埋首他怀中,小小的手心缓缓在他背上游移,轻轻颤抖。李驭身躯伟岸,胸厚肩宽,大掌往蔚儿如绵的腰间伸去。

    他抽起蔚儿腰间的小刀“啪”一声断了她腰间的细带,蔚儿含羞地轻瞠一声,陡然见到李驭将手一反,头也不回地将手中小刀“咻”一声射向后方门口。

    刀柄在门口摇摇晃晃,蔚儿还看不明白,门外站了半天的小蛮可吓得半死。“那么生气做啥…我只是想看看小姐睡了没嘛…”

    翌日,蔚儿在床边替李驭整着军装。

    他轻托起蔚儿下颚,温柔地说道:“你放心,不久后我一定将弩儿带回来。”

    “嗯。”“那替我生个小娃娃报答我吧!”

    蔚儿手掌在他胸上一拍。“净说这些不正经的。”

    他笑着点了点蔚儿的额头。“你不帮我生谁帮我啊?”

    “别瞎说了,快去吧!这时辰耽误不得。”

    只见蔚儿替他绑好了配刀,李驭披上战袍。“好,你等我好消息。”他在她额上留下一吻,昂步而去。

    颉利可汗仓促遣使求和,他判断汉族皇帝天朝心态作祟,认为必不会再派兵追击,当他看见唐朝使者到来时相当高兴,认为唐朝已经中了他的缓兵之计,于是热情款待使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