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章 (第3/4页)
林,她竟陷害我。 “她说你是个好女孩,需要一个好人照顾。”他大言不惭,充满自信。 “张飞,你一点也没有变。”我被他自大的表情逗笑了。 “你变了,从前我若跟你说这些,你会生气,但你现在已懂得欣赏我。” “只限于站在朋友的立场上。” “别那么急着划清界线,我还没有展开追求的攻势。” 他的口气,倒像在参加什么竞赛,而且志在得标。 “你别笑成吗?我是很认真的。”他被我笑得有些苦恼。 “我也是认真的。嘘,小声点,大家都在看我们。”我提醒他,不可在神圣的婚礼中造次。 “告诉我,我总有点希望吧!”他靠近我,小声地问。 我的心神一震,老实说,他的热情使我感动,但感动不是爱。 也不能构成爱。 爱是超越一切,卓然不群的艺术品。 张飞龙离开夏威夷,我送他去机场。 “如果…”他临走时只说了两个字。 如果! 他大步而去时,我的眼泪夺眶而出。 如果! 我也同样地喜欢这两个字,但这世上可有这两个字的存在? 当我回旧金山不久,我从和子处接到了由百子转来的喜帖。 张飞龙结婚了。他的新娘我也认识,是田蜜。我真的为他们高兴,他们是很相配的一对。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我打电话回台北,总机告诉我,田蜜升官了,她现在是董事长的特别助理,实际上的职权,还超过总经理。 动不动就对人吹胡子瞪眼睛的张飞龙,这下可有人治了。 田蜜听到是我时,有大半天出不得声。 “天哪!是你,江枫,真的是你?”她兴奋地大叫“快回来参加婚礼,我要你当我的伴娘。” 我拒绝再当老伴娘,但我答应回台北。 *********************** 离开这么多年,我好想家。 多年前离开时,我曾想过…我已没有了家。 但在外头这些年的飘泊中,我深深体会到,台北,是我的出生地,是我的家乡,即使我在那儿没有一片瓦、一块砖,当我站在任何一座屋檐下时,那就是我的家。 飞机起飞时,是个大暗天,白色的云在空中飘来飘去,就像我激荡的心。 我不断像唱歌似的对自己说…我要回家了!我要回家了! 但飞机真到了台北上空,绿色的田野、如黛的山川映入眼帘时,又觉得近乡情怯,双手紧抓着椅把,不敢再多望一眼。 我怕我会哭。 田蜜亲自来接我。 经过这许多年,她已不再是当年的小女孩,她成熟、稳健,是个道道地地的女强人。 但我们拥抱在一起时,她毫不害羞地哭出声。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她一边哭一边不断地说。 她现在公司里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当然也有了自己的秘书。 从桃园机场到台北的路程,由她的秘书驾车,我们在后座畅谈。她叽叽呱呱地向我报告公司里的人事变迁,我们共同的朋友…聊得不亦乐乎。 但是她没有向我提及沙慕尘。 一句也没有。 我本来预备当她提及时,我要用最从容自然的态度去面对她,但是她没给我这个机会,她很小心地不提任何会令我伤心的往事。 她长大了,已懂得体贴、含蓄。 再也不是从前那个不长心眼的田蜜了。 我忽然一阵怅然。往事如微风,应该让它轻轻吹过,何必再留恋什么? “告诉我,你这几年过得好吗?有没有朋友?”她忽然抓住我的手,热切地说。 “我过得很好,也有很多朋友。”我微笑着回答,也许,是太兴奋,我丝毫未感受到长途旅行的疲倦,只觉思潮如涌。 “我不是指普通朋友,是指可以结婚的对象。” “对象?法律上不是规定,只要是成年男子都可以跟成年女子结婚吗?” 她伸手打了我一下:“这种回答太过于狡猾,不算。” 我把话题岔了开去,问她婚礼的细节。她果然上当,一打开话匣子就没个完,订了多少桌酒,请了哪些客人,娓娓道来,巨细无遗。 张飞龙出身世家,田蜜的父亲也是国家将领,这门亲事十分相配,办起喜事来得格外谨慎。 “不过我们都不准备铺张,亲朋好友的礼金除去了开支,我们要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全部留给蓝孩子。” “蓝孩子?” “蓝色的孩子。” “我还是不明白,在美国倒是有出卡通剧叫做《蓝色小精灵》,但怎么也和婚礼扯不上关系。” “蓝孩子是医学上的名称,指那些因为心脏病而使得血液中缺氧,皮肤、嘴唇与手指都变得紫黑肿胀的孩子。” “台湾有多少这样的孩子?” “每年有三千个先天性心脏病儿童诞生,其中平均有两百名因为家贫无法救治而未成年便在这世界上消失。”田蜜叹了口气。 “他们靠医葯可以治疗吗?”我问。 “可以。通常做一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