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8章飘逸如仙 (第2/2页)
明朝的军籍也是世袭的,不管士兵还是军官都不许轻易变更。军官因为手握权柄和拥有大面积的土地,又不用担心失业,逐渐养成了骄纵怠惰的恶习。士兵的处境就悲惨多了,土地少不说,还要饱受军官的奴役、压迫之苦,地位之低,连普通的佃户都不如。 很多士兵过了四十岁,都还娶不上老婆,年轻的兵丁不满现状,便纷纷想办法逃跑。几代传下来,因为断籍和逃兵的缘故,卫、所缺额超过半数,兵员老化等问题越来越突出。明孝宗初年“淮河以南,几无可用之兵”现在又过了六十余年,沿海的千户所几乎青一色的,都只剩下一百多个老头子在喝茶聊天了。 这也难怪一支六十几人的倭寇小分队,能在数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下,创造出横穿江浙大地数千里,杀死三千多、杀伤十几万的奇迹了,方学渐“嗯”了一声,道:“年纪是大了一点。 不过我看你人高马大的,有那么两膀子力气,只要好好努力,肯定会有出人头地的那一天,”顿了顿,继续说道“人人都说,童子鸡是个传家宝,不错,是一个宝,一个用来传家的宝。 可是,你的童子鸡老这么藏着液着,除了撒尿一点儿用场都派不上,能算个宝贝吗?“众人又是轰地一阵大笑。一旁的老麻揉了揉自己的鼻子,道:“可惜大明朝没有《烈男传》,否则单凭这位爷台守身如玉三十年的事迹,一定可以名扬千古了。”大家笑得更凶了。 方学渐也忍不住把刚送进嘴里的一口鱼汤吐了出来,笑道:“想不到麻叔也这么风趣,这样吧,大宝,你先跟着他老人家熟悉熟悉情况,等我空下来,再教你指上功夫。”团团地介绍了一遍山庄众人,施大宝一番磕头行礼后,算是新成员之一了。 一百五十多里的行程,沿途无山无水,真正是一马平川。落日淡红,风声低回,颠簸了一天的山庄众人是迎着夕阳的余晖进入大荔县城的。 草草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动身,一路急驶,终于在中午时分赶到了闻名遐迩的西安。在回雁楼上尝过西安佳肴“羊rou泡馍”、“葫芦鸡”、“奶汤锅子鱼”和“黄桂稠酒”三个马夫就忙不迭地拉了施大宝去杀“童子鸡” 可怜的老麻苦着一张面孔,被闵总管叫去赶车、逛街和购物。龙红灵总算开明了一次,没有把方学渐关在客栈里背书,叫上一辆驴车去了南郊的大慈恩寺。 大慈恩寺出名是因为有一座大雁塔,大雁塔出名是因为里面藏着唐僧西天取经,从印度带回来的大量梵文经典和佛像舍利。 这些宝贝,两人自然是无缘目睹的,他们只是在佛祖像的跟前烧了一炷同心香,然后捐了五两银子。晚饭安排在城内最豪华的贵妃楼,一席“唐宫膳”仿造得精致绝伦、美仑美奂,与桐城“龙眠酒楼”的“宋宫膳”相比,自然多了一些雍容和大气。 有了施大宝这个憨憨的乡巴佬可以调弄,席间自然少不了热闹的气氛。当马贵绘声绘色地讲起下午到“怡红楼”戏耍的情景,施大宝如何一见漂亮的女人就面红耳赤,如何和女的坐在一起就紧张得满头冒汗,如何像公鸡似的,尖起嘴巴接吻,如何抓着裤带硬是不让脱下的等等丑事,更是引得众人大笑不止。 深秋的阳光软软地流下来,八百里的秦川腹地织金如绣。依依不舍地告别古城西安,山庄众人继续驱马西行。绕过周至县城,已经日上三竿。施大宝提议在前面找家铺子歇一歇,下午加把劲,天黑前还来得及赶到宝鸡。 一行人中只有老麻见多识广,他没有意见,其他人自然免开尊口。又奔出二十余里,前面出现了一座小市镇,人来人往的,居然十分热闹。方学渐探出头去,只见街道的两旁棚子林立,摊贩如云,油锅、火炉和蒸笼热气腾腾,铜勺子敲着锅边当当的响,吆喝的小贩提着篮子、箩筐叫卖着酱鸡、卤蛋、夹rou火烧、糖炒栗子和点红馒头等等小吃。 小地摊更是多不胜数,兜售着用麦草、纸箔编制的各种玩具,如身上写着“富贵有余”字样的红鱼,手捧元宝笑嘻嘻的“招财童子”盛满银锭、金光闪闪的“聚宝盆”还有象征“带福回家”的绒线蝙蝠。 大小姐嫌车子走得太慢,拉着方学渐跳下马车,一下子见到这许多北方特有的风俗事物,一路东张西望,十分新鲜。一个“太白酒楼”的布招子呼啦啦地飘在空中,墨迹淋漓,飘逸如仙,看上去颇有宋代书法家米芾的风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