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 (第2/2页)
朝未久的新宰相,他私底下的实力远不及布局多年的自己。 “本相是担心老相爷年老气衰,体力不济,万一过于忧民忧国而病倒了,这是凤瑶国上下的大不幸,望老相爷为陛下保重呀!”苏无策笑颜未改,温雅若风,一派谦谦君子风范,一双微勾的桃花眼流露出意气风发。 “你在诅咒本相爷,你…可恨小辈,目空一切,仗着一点圣宠就想直上九霄吗?陛下,如此狂妄之徒,岂能容他?他将成我凤瑶国之祸患呀!老臣请旨撤了他右相之位。”他不信他能张狂到几时! “陛下圣明,当知何为贤臣,老相爷怎么胆敢以下犯下,『命令』陛下撤相摘爵呢!难道这大好江山已易主,成了老相爷你的天下?”苏无策故作震讶地说。谋逆之罪可诛九族,管仲汉他担得起吗? “你…”老相爷气得涨红了脸,吹胡子瞪眼的。 听着臣子们的争执,面色平静的凤栖桐只觉得头疼不已。一方是倚重的臣子,一方势力盘根错节,她能偏倾一方而不顾念另一方感受吗?着实为难她。 “两位相爷无须争执,北蛮的野心一直是我朝的心头大患,朕在位之年绝不让百姓受苦,生灵涂炭,尔等可退下了,明日早朝再议。”她抿紧唇。每个人都想逼她,真当她无羽凤凰,飞不上九重云霄。 “陛下,请听老臣一言…” “陛下,北蛮之事迫在眉睫…” “朕乏了,下去吧!”她一挥手,显得意兴阑珊。 “是,臣等遵旨。” 管仲汉仍有些盛气凌人的想“指教”女王陛下,可看出女王不悦与疲惫的苏无策刻意走向他身侧,半是搀扶、半是施压地拖着愠色渐生的老相爷离去,不让他老人家的叨念扰了陛下清静。 他本无意在下朝后还至御书房见驾,但是一得知管仲汉又仗着权势欲左右女王决意,拖延边防布局之事,他才匆匆进宫。 唉,位高则孤寒,看似风光无限的女王也处处受制于人。 凤栖桐独坐在御书房内,好半晌,宫人通传邀凤公主来了。 “叫妳晚膳过后再过来,妳怎么老是不听话,自个儿身子不顾好是存心让人心疼吗?”望着自金阳下那抹走入的红影,她眸光带柔地轻斥。 “陛下,妳多劳了。”凤栖岚本想进入正题,可瞧见姊姊的疲态,说出的话转成了另一句。瞧皇姊眼下的暗影,想必又有多日未能好好安歇。 “无妨,倒是妳奔波一日,才该歇息。”凤栖桐一笑,吩咐宫女“传膳。”人饿着肚子怎成,这是她最疼爱的皇妹,也是最值得信赖的人。 “不用了,陛下,臣妹不饿。”她心系天下百姓,只求苍生无虞,上天泽佑凤瑶。 “妳我之间何须如此生疏的称谓,妳当年用甜糯的嗓音喊姊姊时,叫朕好生怀念。”记得meimei穿着桃红色镶狐毛小袄,小短腿摇摇晃晃地走来,小脸红咚咚,甜嗓软嫩地喊着… “皇姊,是臣妹不好,臣妹来讨骂了。”舒眉展颜,凤栖岚扬起一股如春日百花盛开般的明艳笑靥。 “妳哟!还是这么顽皮,都几岁的人了,要是早几年成亲,都已是好几个孩子的娘亲…”她神色一敛,话到一半歉然的打住,伤心往事无意中提起仍教人感慨良多。 眼眸深处快速掠过一抹痛色的凤栖岚,状若无事的谈笑“皇姊别尽彼着打趣皇妹,妳腹中这一胎若是皇子便是皇长子,恐怕朝中又要多生变故了。” 凤栖桐,乃凤瑶国“擒凤女王”,今年二十有五,她十八岁登基,二十岁纳王夫,在诸多压力下方在两年后才有一女,为王夫石忍墨所出,封为“无双公主”,时隔三年才又有孕在身。 但这一胎以侍寝日来算,极有可能是侧夫王征甫的骨rou,虽是女王亲出,可父亲为何人意义重大,攸关朝廷派系的权力变动,谁掌握了皇长子谁便得势,父系家族将凭子为贵,在朝中呼风唤雨。 除非女王仅有公主,那就又是另一番局面了。 想到三个月大的孩子,抚着小肮的凤栖桐露出为人母的慈容。“朕不会让太医滴血认父,都是朕十月怀胎所出的皇儿,有能力者居上位,不分嫡庶长幼。” “可是生儿若肖父,很容易由面容上辨认,若是有心人居中挑弄…”一场夺嫡风波怕是避免不了,虽然后宫王夫仅仅三名,但论起心计争斗何曾少过。 身为一国之君却无法自主婚姻,说来何其可悲?明明倾心仅一人,愿一生一世一双人,却是造化弄人,纵有再多不愿也得接纳旁人。 “这点朕有打算,不论是皇子或皇女皆由王夫教导,两名侧夫无权置喙,朕要剔除侧夫擅权的可能。”她已经令所爱之人备受屈辱,不能让他连执掌后宫的权力旁落,任人宰割。 闻言,凤栖岚秀眉轻颦。“皇姊,妳真的认为管仲汉那老匹夫会坐视一夫独大吗?且听臣妹一言,尽快与腾龙国建立同盟,借助腾龙国的强盛加强我国抵御外侮的能力,没了外敌皇姊便可专注于朝政,建立无可动摇的皇权,不能任臣势大过君威。” 她敛眉苦笑。“朕何尝不愿独揽君权,凤仪天下?可朕双臂被人牵制住,兵部不发粮、不发兵,户部又掌控左相手中,钱财不出何以养兵?朕也是有心无力。” “皇姊,臣妹愿出使腾龙国,保全我凤瑶国千秋大业!”凤栖岚自请出使,为君分忧。 “…这事日后再提,朕要与群臣商讨后再做定夺。”凤栖桐心有顾忌,拿不定主意。 “皇姊…” 她不耐烦地挥挥套着玉扳指的纤手,不想多谈“先用膳吧,别饿着了。朕对南方的风俗民情颇有兴趣,皇妹不妨说来让朕开怀开怀,自家姊妹只讲亲情不论国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