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同屋的女孩 (第5/8页)
杆下,忽有恋人捧红玫瑰送之,便是零下五十度,亦温馨如梦。 常常想最喜欢的一种感受是“温馨”并不曾翻阅字典以求确切地知道它的含义,也从未费尽心机地去考证其源于何处,也许模糊的感觉是最好的吧。 前些年做中学生时,常眷恋于《读者文摘》之中。一个爱意融融的故事,也曾寄托过我不少关于梦和未来的期许。其短小的篇幅自然比不上大喜大悲的名人名著,却也令许多像我这样的少男少女亦幻亦真过。其人不过凡夫俗子也,其事不过尘世前缘也,奈何缠绵至今?愚以为“温馨”是也。 某年元旦,友人赠送一挂历。匆匆翻过去,直至十二月的一张“红烛、礼品、圣诞树、女孩、男孩”于是抬头曰:好温馨的感觉。其后常念,记忆至今。但仍有感于其因。思来量去,惑与国人之中庸品格相应。盖前述大喜大悲之作,亦令人振奋、叹惋、拍案、顿足,更有学者文人洋洋万言不止加以评述又评述,是无责咎。但其所述之才子佳人,想来却离我们不近,否则,何以千万人中选一演员饰演宝玉、黛玉?故我等匹夫一辈,不可与之同日而语。但便是常人,也有自己的故事,或情或爱,或聚或散,点点滴滴,亦非一字了得,怎么让人亦真亦幻? 《易经》六十四卦,每卦六,盖二五为佳,而位于最上的第六反不及前者,何哉?二五中正。不温不火,六为最上,过犹不及。国人讲中庸,并不只在嘴上、笔上,而且深深渗入骨髓、付于言行个性之中。过头不好,不到也不行。恰在中间,找到温馨这种感觉。有公司老板机敏,其品牌名为“万家乐”好温馨的名字。展开心理攻势收买人心,以得优势。 因此温馨一词,首先怕是得有温暖的感觉。心感温暖,方有馨香。大雪纷纷之夜,一少女独立街头一根冷冰冰的电线杆下,忽有恋人捧红玫瑰送之,便是零下五十度,亦温馨如梦。更设想一不列颠小酒店,几个招待,一方柜台,酒香四溢,笑影憧憧。纵使室外冰霜雨雾,室内亦耳热酒酣。日后回忆,或许已记不得bar的名字,但却想它一定叫“红狮”——好不温馨! 虽如是说,怕也不能太热,否则岂不烫了人?人体三十七度正常,非要高它两度,那还了得。亦不能太冷。孤灯冷月,青衫泪影,更兼生离死别,此一场面,何谈温馨?当然,此处“温”字,并非单纯指自然界温度,更重要乃是心灵之动。一件小事,无论是令你美梦甜甜,还是泪水涟涟,心动之处,便觉温馨。多年以后,或许一片树叶,一棵小草、一本旧书,都能令人忘情。 “常忆西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想来很多人唱《小芳》时怕也都或多或少有一些温馨的感觉罢。 时代发展,上班族日增。一天到晚,一年到头,西装、皮鞋、穿梭往来,好不辛苦。偶尔小憩一下,换上休闲装,登上拖拉板儿,于沙发上跷起腿来,哼一支不知名的小曲,那种感受,怕也是好不温馨吧。 作一个普通人,找一缕温馨的感受,相信,一定不错。 16岁的“爱情” 女孩脸一冷一热,眼泪在眼眶打转,快要掉下的一刻,女孩忍不住了!女孩用沉默冷静回答了所有诧异的目光。 那一年,女孩16岁。16岁的女孩,不知道什么叫zuoai情。一听到“爱情”这个字眼,女孩就会朦朦胧胧地脸红、气恼甚至反感… 多年以后,女孩终于明白:那时的“爱情”该有多美好。那时的“爱情”只是拉拉手,然后坐在一块拼命地用功看书,惟恐谁落后了谁;那时的“爱情”会让你时时刻刻体会着被关注、被温暖的家人般的温馨感觉。可16岁的女孩就是讨厌“爱情”16岁的女孩只和女孩来往。偶尔和班里的男孩说上几句话,女孩就止不住地脸发烧、心跳。 女孩因为个子小、眼睛近视,坐在第一排,班里最爱开玩笑的男生勇和班长海子坐在第二排,女孩的后面。勇上课老是不专心,时不时地和海子说话,起初海子也会小声地应和,后来就不再搭勇的腔子。勇终于忍不住,把目标“盯”在女孩身上。女孩那时穿着有帽子的滑雪衫,勇就“恶作剧”地把海子的橡皮藏在帽子里。海子需要用橡皮了,怎么找也找不着。勇就得意地怂恿海子到女孩的滑雪衫帽子里找…女孩气恼地回过头去,却见海子正冲她歉意地笑。 海子后来居然也多次参与了这样的“恶作剧”:一会儿把女孩的长发系在凳椅上,一会儿在女孩背后贴上画着漫画的纸条…女孩的同桌实在看不下去了,她趁海子和勇都不在的时候,悄悄拿了海子的铅笔盒和勇的语文书。两人就地“分脏”:海子的铅笔盒由女孩保管,她自己拿了勇的书。记得那天正好是周末,大家各自捧着“脏物”回家了。 第二天上午,女孩睡了一个舒服的懒觉,漱洗完毕,拿了英语书倚在门框上背单词。远远地,有个身影在门前的小路上晃动,越来越近…看清了,原来是海子!他居然找到女孩家来了。女孩一惊,逃不掉、躲不及,他已经站在面前了。女孩只好低头,红着脸说:“对不起,铅笔盒我拿了。”海子不生气,笑着说:“我就知道在你这儿才来你家的,没有圆规,我做不了作业。”女孩回屋把铅笔盒递给海子,满脸的歉意。海子根本没在意,捋捋头发,吹着口哨开心地走了。 没想到“铅笔盒事件”后,女孩和海子的话倒多了起来。两人常常在一起商量、讨论课内外的习题,有时也说说学校里的大事小事。一天,女孩在书包里发现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请看后到校园后面的小树林里来,有事。下面署名:海子。女孩心怦怦乱跳,忙把纸条团在手心里,慌慌张张看四周,还好,没人注意。 女孩没有去小树林,她把皱的纸条铺平,撕得粉碎,悄悄丢在厕所里。女孩不想把一丝一毫关于纸条的痕迹带在身上,本能地,竟对纸条和纸条的主人厌恶起来。 海子那天上课迟到了,进教室的时候瞟了女孩一眼。下课后,海子还是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地同女孩说话。女孩一想起那张纸条就不愿多搭理海子,海子似乎并不介意,仍帮女孩扫地、擦黑板。女孩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