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卻_第245章人心难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45章人心难测 (第2/2页)

心有广志,胸怀仁德,所以他将鲁人赎回之后并没有向国家索取报酬。按说这是大仁大志的宽阔胸襟,况且能者多劳也是合乎君子之道的。

    可是为什么孔子却批评他不该这样做,还告诉他,以后恐怕再无鲁人愿意赎回在外的奴隶了呢。”

    “志儿你能有此一问,我深感欣慰,而且你心地纯良,宽仁坦荡,这都是难得的造化。爷爷还望你能始终如一,坚守本心。

    不过你要切记君子为学一定要善察,善记,善思,善问,善行。你现在年纪尚幼,世间许多的精深道理你还未能亲自体会,所以,第一不可妄自臆断,第二不可心存侥幸,第三不可轻率浮躁。无论是为人还是处事都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嗯,我记住了爷爷。”“嗯,那爷爷现在把这个道理讲给你听,你还记得爷爷之前教过你的尚书康浩一篇吗?”“嗯,记得。”“其中有一段是这样说的:有叙时,乃大明服,惟民其敕懋和。

    若有疾,惟民其毕弃咎。若保赤子,惟民其康乂。非汝封刑人杀人,无或刑人杀人。非汝封又曰劓刵人,无或劓刵人。外事,汝陈时臬司师,兹殷罚有伦。要囚,服念五、六日至于旬时,丕蔽要囚。

    汝陈时臬事罚。蔽殷彝,用其义刑义杀,勿庸以次汝封。乃汝尽逊曰时叙,惟曰未有逊事。还记得这段话的意思吗?”

    “记得,意思是要心怀仁德重视法度,不可以人刑人,而要以法刑人,但是义刑义杀都不可肆意草率,反要谦逊有礼,恭敬和顺。”

    “很好,所以志儿,你要知道大千万物各有其道,各行其是。万物如此,人亦如此。每个人出身不同,身份不同,故而立场也不尽相同,所以其所作所为也就各有参差。子贡富贵仁德。

    并且以孔子为师,他无论是才学或是家业都不是常人可比,故而他能做到的事情,未必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

    本来鲁国的法令仅仅是一条趋利避害的成文法,其中既不夹杂鼓励,也不包含威胁,它输出的含义也非常简单,就是尽你所能去帮助自己的同胞。

    你要知道并非所有的鲁国人都具备子贡那样的家世和修为,或许他们在外奔波已经十分拮据,可是考虑到有同胞落难,同时又有法令保护,他们才能颇为艰难的愿意将在外为奴的鲁人赎回,但是子贡只为彰显自己的情cao。

    而不顾众人的窘困,在没有子贡之前,每个人心里会想,反正国家会报销开支,我将人赎回,不过只是费了些心力。

    但是也能在乡里博取一个好的名声。所以只要稍动恻隐之心的人就愿意将人赎回,可是有了子贡这样一个榜样之后,人们还能像以前一样看待赎人的义士吗,人们会在心里评价,只有像子贡一样。

    赎人不求回报者才是真正义士。因此子贡抬高了人们心中的道德评判,可是维持这种道德标准的能力却只有他子贡一人具备。故而子贡实则是以一人之功,一人之名葬送了万千鲁人的功名啊。

    所以志儿你要知道,法,不仅仅之于刑,也可之于名。一个人不可以陷于法刑,但是也切不可越过法名。”“爷爷…可是做好人难道还有错吗?”“那爷爷问你。在你看来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呢?”

    “做好事的就是好人,做坏事的就是坏人。”“呵呵,好,那你告诉爷爷,假如一个人平白无故的就想要杀你?他是好人呢还是坏人呢?”“当然是坏人。”

    “那如果此时有人制止了这个杀人者,他是好人呢还是坏人呢?”“是好人。”

    “为什么呢?”“因为他要救我,杀人的是坏人,救人的当然是好人。”“可是如果这个想要杀你的人在把刀架在你脖子上的一瞬间,他就停手了。

    他把自己给制止住了,你说他算不算是救了你呢?他此时算不算是一个好人呢?”“嗯…他不算吧…因为他本来就是要杀我的,他还是那个坏人啊。”“呵呵,如果你这么看待他。

    那他杀你和放你还有何区别呢?他何必制止自己呢?”“嗯…那…那他也算是好人?”“呵呵,志儿你要知道诸事无常,人心难测,有时善恶好坏皆在一念之间啊。”

    “我明白了爷爷。但是我担心如果孔子批评了子贡,那子贡岂不是很容易因善生恶了吗?”“嗯!很好!志儿果然是聪明神惠!那爷爷就再给你讲一个故事,当你以后遇到困境,当你郁郁不能得志,当你深陷堕落无法自拔的时候,你一定要记着这个训诫。”“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