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 (第2/4页)
去见他父亲,你最好先去和潋滟说一声。” “接潋滟去见陛下?”卫廷一时反应不过来“干嘛?他不是连雪契的婚礼都不去,哪还会对潋滟有兴趣?” “谁知道他在想什么?”翠姨冷哼一声,提着鱼便走进厨房。卫廷甩着两手,看向雪契:“你是来带潋滟去皇都?…等一下…”他陡地大叫起来:“什么啊!喂!潋滟现在怀孕六个月了,你还想带着她跑来跑去?你有没有搞错啊!还有你这家伙啥时变成孝子了?国王说什么你就做什么?我才不信。”说着他又对雪契挤眉弄眼“别装了啦,你是找借口来探望她对不对?” 雪契叹了一口气“你再不上去我就自己上去。还有顺便告诉她,尽快整理好行李,时间不多,必须马上出发。” “那你自己上去。”卫廷一瞪眼“我手上都是腥味,要去洗手。” 卫廷话刚说完,雪契已经掠过他走上楼梯;前者是一咂嘴:“看你急得——假惺惺,笑死人。” *** 离开日绝近一个月,蝶羽一直试着振作精神。但她还是知道,自己的表现不如以往;而雪契不在,士兵跟着有些散漫。不该如此——她只不过问了一个积压已久的问题和得到一个意料之中的答案而已——应该只是如此而已啊…与那个大概只有十四五岁的战俘坐在同一辆马车里面,四周围都有重兵严加看守,可是她却常常突然间失了神,也不见得是在想些什么,就是…那个孩子从上了囚车后一直瑟缩在角落一语不发,看着她的神情充满疑惧戒备。看着他,她总是会想起雪契——那个十四岁就上战场,至今已在生死与血腥中度过将近九个年头的男子,想到自己… 身为一个微小臣子的女儿有着薄弱的一点贵族血统。她自小便知道自己的命运若是一切依从父母的安排,充其量就是嫁给一个平凡的男子庸碌一生…她不甘。她有头脑、有武艺、有自信,她懂得把握机会。趁着皇子出征到家乡附近时,她不顾世俗限制毛遂自荐,终于得到皇子的注意,并进而立下功劳,而得以待在皇子身边…她崇拜雪契。崇拜他敢于挣脱父亲的掌控而以实力取得自己的天下、崇拜他年纪轻轻已经有如此能耐教叛军敌国闻风丧胆… 她忘了自己是何时爱上雪契,只知道十六岁那年她在战场上受伤从此不能生育,得知这个消息她内心所下的决定是如何地毅然毫无反顾。而今…后悔了吗?她不知道,她真的不知道…雪契爱上潋滟又如何呢?她是他的妻,这不是理所当然的吗?只是…只是她… 虽然精神有些不济,她还是克尽职守,不论日夜都不离开俘虏一步,少年有时哭泣、有时沉默,看得出他并不是个坚强的孩子。想要给予他一点安慰,但仅是稍微的接近她都会让他惊恐发抖,她忍不住开口:“凭你这个样子,迪萨的残党还对你寄予希望未免太蠢了点。” 男孩闻言停止了颤抖,张大眼睛看着,还是不说话。 她在说什么,想什么呢?可是她总是会想起雪契——想起当雪契年少时失手被擒,令已方所有的人都惊慌失措,他却乘机扰乱了敌方的军心、而后从容逃出,顺利引导我军得胜。想起自己那时的心情,那时的雪契… “如果我是你的臣子,看到你现在的样子,大概会马上弃你而去。” “胡…胡说!”这句话似乎给了男孩相当的刺激,他马上胀红了脸争辨:“费文他们…绝不会丢下我的!” 费文!蝶羽蓦地注意到这个名字,并很快联想到那些城破时没有找到的漏网之鱼。她看着少年,笑了“是吗?那为什么他们到现在还是什么动作都没有?你知道吗?以你的情况,不管是被你外祖父引渡回去或是留在暝国,都是死路一条。” 少年脸色一白,微微地发着抖又不说话。 蝶羽轻蔑地笑了“迪萨那种弱小无用的国家还会有什么忠臣?你还指望他们?不设法自立只会仰仗他人,只有落得悲惨的下场。你的父母就是明证。” “不是…” “不是吗?你忘了当初引我军入城的是谁?不就是你父亲的政治官吗?” 少年哭着大叫一声:“费文他们不是那样的!他们说过会来皇城救我的!” “什么时候说的?”蝶羽脸色一寒,男孩立刻捂住嘴拼命地摇头。但是她很快地就入松了表情“啊,真是,何必问呢?这一路上我都和你在一起,想想他们能和你联络的机会也只有趁你在日绝的时候了。至于什么时候…大概是发现皇子妃有孕,大家一片慌乱的时候吧?是不是啊?” 少年僵住,恐怖地看着她;蝶语却不看他,自言自语着:“要猜出谁是内应也很容易的…如果有的话…”说着她睨了少年一眼“其实现在就杀了你也是可以的…只要做得技巧些,像是连邦下的手…那不但我们省去了很多麻烦,暝国还可以用这个理由向连邦要求更多的利益…” “不…不要…”少年惊慌失措地滑下椅垫抓紧了门把——当然那是上了锁的,他不可能移动分毫“我…我要是呼救,你也难逃嫌疑…” 真是个孩子,暝国也好、连邦也好,怎么可能做出这种冒险的事?蝶羽失笑了起来,神态更加悠闲:“紧张什么?你不想说就算了。本来皇太子之所以让你活着,就是为了要引出那些余党加以铲除。谁会期待鱼钩上的饵会告诉自己鱼在哪里呢?”含笑引用了雪契的话,她甚至闭上了眼睛。 男孩静了半晌,一声含恨的低语传来;蝶羽没有睁眼,却听得非常仔细。“你们不敢的…只要抓到皇子妃,你们绝对不敢的…” *** 二楼的阳台上有花台,有藤架;藤架底下摆了一副简单的桌椅。天气好的时候,潋滟喜欢坐在这里眺望底下的渔村和海景——更远一点,那么这里和珍珠海便真的很像了…简朴的屋子小船、三三两两的村民在村中的小路上来来往往、一望无际的海…就像是在海神祠下望村子的感觉,她觉得安适、稳定、刚刚到这里时是初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