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 (第4/4页)
恻,苏惜欢虽然盖着厚厚的被子,还是冷得微微颤抖。 或者,冰冷的是他的心,只是他的心,只是他被弃置的心而已… 这一夜翻来覆去,两人都是无眠,却没有说一句话。 神武军攻城半月,聂定威亲临矢石,终于开始对玄京的总攻。 苏惜欢在中军环绕之中卓然而立,看到聂定威高挑矫健的身影一跃跳上玄京城头的瞬间,忽然有个强烈的冲动。 如果这时候要杀手给他背心射一道暗器,聂定威在全力攻城之下,想必很难抵挡。 玄京已破,聂定威便用处不大了。正好神不知鬼不觉杀了他,让他再不能背叛自己… 那一夜的冰冷煎熬,又浮上心头。 杀了他,杀了他,杀了他!心里一个小小的声音在叫嚣着。 苏惜欢痉挛的手微微握紧拳头,掌中扣了一枝短箭,沉沉凝视着聂定威。 聂定威奋力作战,一手挥刀,一手横拍竖击,所向披靡。忽然有几个守将一起扑向聂定威,苏惜欢一惊,大叫一声:“小心!”聂定威百忙中一抓扼死了一人,再一刀一脚杀了其余两人,忽然回头远远对着苏惜欢湛然一笑,似乎要他安心。 苏惜欢看着这个春风般的笑容,陡然心头一痛,手中短箭缓缓滑落在地。 聂定威却已跃上城头旗楼,一刀削去为首大将曹猛的人头,扬眉大喝:“曹猛已死,你们还不投降?”声音有若霹雳炸响,令高大的城墙也微微颤抖起来。一些胆小的士兵忍不住颤抖着软倒下去,随即被其余守军杀死! 苏惜欢看着这个般威猛无匹的男子,心下也是一阵震动。 聂定威一呼百应,神武军攻势更猛,战场局势有若崩山裂海、无可阻拦,随着巨大擂木的轰击声,玄京城厚重的城门轰然而开。 九重天阙,至此流金赤火,又是一场雪刃红尘之劫。 苏惜欢灭国称帝的经过,是南朝史上最含混不清的一段,连野史笔记也语焉不详。后世不少史家想弄清苏惜欢、聂定威二人的事迹,却苦于文牍匮乏,只好放手。 对苏惜欢本人而言,这也许是有意为之。不管他把聂定威当了什么,他两人之间的往事,只希望自己放在心中,并不打算让外人妄议。 可是,在他的生命中,聂定威无疑就是那最深刻的痕迹,永生永世不能磨灭。 ***** 那一日,天阙中开,新帝赤身自缚于玄华宫正门,口衔传国玉玺请罪。苏惜欢下令将新帝及众王公大臣收监,看着这个家族的彻底崩溃,心头升起一阵快意,想着聂定威的背叛,又是一阵愤怒。 是日,苏惜欢大哭祭拜先帝陵墓,并约束士兵,对京中百姓秋毫不犯,京中父老痛哭流涕,感激不胜。越明日,王和上书,国不可一日无主,乞苏惜欢登大宝,群臣跪泣响应。苏惜欢应众将所请,十分推迟不得,无奈之下黄袍加身。 临朝称帝之初,他明知道聂定威会为新帝求情,第一件事情不是大封功臣,而是下令王和负责清理新帝弑君夺位的罪证,准备明正典刑。 聂定威果然越众而出求情,苏惜欢心里冷笑,嘴上淡淡道:“聂卿之言也有道理,寡人议废帝之罪,是为先帝吊伐,若有伤先帝枝叶,反为不妥。废帝固然最不可赦,诸王只是受废帝挟持,不得已附逆,当可从轻发落。” 聂定威闻言,微松一口气,正要再为新帝说话,王和却已越前奏道:“陛下圣明,如此宽待前朝旧众,想必他们也该感恩戴德。只是,而今天下初定,为示陛下仁厚之心,臣请陛下立前朝贵女为妃,以示厚恩,若诞下龙脉,亦可稍慰先帝在天之灵。” 聂定威何等聪明,闻言双眉一锁,神情若有所思。苏惜欢沉吟一会,道:“这个…王卿可有合适人选?” 王和拱手朗声道:“先帝只得一女玉莳公主,德貌无双,可为陛下良配。国事初定,臣恐玉莳公主乱中有失,现已护在军中,若陛下有旨,臣立即恭送公主入宫。”这是他和苏惜欢早就定好的计划,等聂定威上朝之际,立刻派高手擒下玉莳,废去武功,扣在宫中。 聂定威双目一眯,紧紧盯着苏惜欢,面色变得苍白,却没有做声,看神情分明已经明白,此事中了苏、王二人的算计。 苏惜欢俨然视而不见,缓缓道:“王卿做事严谨,朕心甚慰。既然如此,朕就立前朝玉莳公主为玄宁宫德妃,着即日进宫。” 他一字字说完,眼角余光看见聂定威面色如雪,心头隐约升起报复的快意,转而对聂定威微笑道:“聂卿公忠体国,此次攻克玄京,聂卿战功第一,待诸事草定,大封功臣,当以聂卿为首。” 苏惜欢明知道聂定威武勇无双,虽趁他不防夺了玉莳,还是怕激得他作乱,一看聂定威神情不对,立刻拿话稳住。 聂定威听了,脸上毫无表情,慢慢谢了恩,退回朝班。 苏惜欢折腾了一日,原也乏了,看着聂定威沉默深静的神情,越发耗费心思,吩咐退朝。 回到宫中,太监禀报大元帅聂定威求见,苏惜欢心头一阵倦意涌上来,本想推辞,一想这事处置不当又是后患,叹口气,吩咐传聂定威进来,又要值日太监都退下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