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第2/5页)
。” “这点我跟李太太说明一下,我们完全是为了客户设想,我想银行的江小姐也解释过了,这只是一个转帐的动作,李太太就不用银行和公司两边跑了。” “好啦!签就签,借个钱怎么这么烦啊!”筱婷第一次发现,郭彬讲起话来态度诚恳、条理分明。加上他西装笔挺、神态稳重自信,自然有一股说服人的魅力。 难怪庄丽香说,再怎么刁钻的客户到了郭经理手中,全部乖乖听话了。 她抬起头来,朝他点头微笑,感谢他出面解决这个难缠的客户。 在这同时,他也望向她,神情变得十分轻松。 筱婷心头跳了一下,那一瞬间的眼神让他像个大男孩,有点调皮,有点热度,要不是他的穿著和年纪,她会以为他是阳光下的青春少年。 她低下了头,拿起客户的印章盖印,槟榔mama眼尖,忙叫著:“夭寿喔,这粒印章怎么少一个角?” 槟榔西施瞧了一下“早就摔坏了,少个角而已,名字还是很完整。” “不能用啦!用这款印章会衰啦!走啦,今天不办了。” “妈,把事情办完啦!下次还要抽空来,生意都被隔壁的阿美抢走了。” “这印章不能用,印章代表你这个人,你跛一只脚能走路吗?” “妈,你又茶包又LKK,用哪一粒印章还不是一样!” “我说不行就不行啦!”槟榔mama抓起女儿“回去再刻一粒开运印章,保证你好运旺旺来。” “李小姐,李mama,你们借据还没签名呀!”筱婷眼见功亏一篑,不但今天办不完,等到下次再来,恐怕又要上演罗嗦耗时的剧情。 “印章不行,不办了。” “这样好了,两位先把单据填好,下次只要李mama把印章送过来盖,李小姐不必亲自过来。” “这样可以?” “可以的。”筱婷再请两位贵客坐下。 又耗费二十分钟,终于送走这对槟榔母女档。 一看表,已经十二点半了,两位支援的同事早已为等待的客户办妥对保,下楼回银行吃饭了。 筱婷肚子很饿,可是她懒洋洋的,忙了一早上,她此刻动也不想动。 “江小姐,你还没去吃饭?”郭彬也是进进出出忙著,此刻终告一段落。 筱婷赶忙坐直身子“我整理一下东西,马上下去。” “好像我来赶人了。”郭彬笑说:“不过还是要请你赶紧吃饭休息,下午两点开始,又有另一批客户来了。” “我回去也不能休息呀!”筱婷整理堆积如山的资料袋“这两天是有同事帮忙代班,可是我还有其它的个人贷款案子要处理。” “你这么忙,对客户还是很有耐心。我看你另外两个同事对客户比较凶,客户问什么,他们就用『银行规定』堵回去,不像你仔细解释。” “哎!很多人一辈子就买一次房子、办一次贷款,他们花了那么多钱,当然要好好跟他们说明,换作是我,我也想弄清楚我的贷款状况。” “江小姐想得很周到,难怪你们侯经理很放心让你独当一面。” “真正独当一面的是我们经理,我只是一个办事的夥计。”筱婷抱起一大落的资料袋,神情显得开朗“不过说实话,客户买房子都是高高兴兴的,我看了也很开心,有时候还可以听到一些有趣的话题,像刚刚那个槟榔西施,我不知道卖槟榔这么好赚呢!” “我帮你拿下去。”郭彬也抱起桌上另外一大叠办好对保的资料袋,笑道:“那对母女是我们公司最头痛的客户,不巧被你碰上了。” “啊!她们还没走?”筱婷又头痛起来,因为她才走出会议室,就看到槟榔母女档拉著庄丽香讲话。 “厚!庄小姐。”槟榔mama穷追猛打:“你说要赠送全套欧洲厨具,我去看房子,怎么都是台湾做的啦?” “李太太。”庄丽香一脸无奈,声嘶力竭解释著:“我们广告说的是欧化厨具,意思是像外国人那种漂亮的厨房,不是欧洲做的厨具。” “你乱讲!你们广告还说要从义大利进口!” “呃,是从义大利进口的磁砖,不是厨具。” “啊你们广告都乱写,我去告你们广告不实!” “李太太,麻烦你回去再把合约书看一遍,一切以契约为主。” “你们就是用广告骗人,又拿契约骗我们不懂法律的…” “妈,别吵了,你好丢脸喔!”槟榔西施扯著母亲想离开。 “七百万的房子,不能开玩笑,一分钱一分货,我要跟他们争到底!” 庄丽香被烦得不知如何是好,一见到郭彬,马上喊道:“经理,李太太有一些问题,麻烦你跟她们说明一下。” 冰彬点点头,正想跟筱婷说声抱歉,一转头就迎上她了然的微笑。 “郭经理,你去忙。” “我请丽香帮你把东西送下去。” 电梯中,筱婷问著庄丽香:“你把客户丢给郭经理,他不会生气?” 庄丽香抱著那叠资料袋,摇头笑说:“他才不会生气,他脾气好得不得了。而且经理出面,头衔大,客户比较好说话,所以我应付不来的客户,全部丢给他处理,他都有办法安抚他们。” “的确如此。”筱婷肯定地说。 “他讲话满清楚的,又很有耐性跟客户解释,我就是没那个耐心,碰到客户不讲理,我也想吵架了。” “没办法,我们做服务业的,就是要好好服侍客户。我好像是进了银行业以后才变得比较温柔。” 庄丽香哈哈大笑“人都是被磨出来的,我老公说我在公司和家里是两张脸,在公司的这张脸很虚伪,他还是习惯我凶巴巴的样子。” 筱婷记得侯正树经理跟行员说过:当你穿上制服来到银行上班时,你就必须抛弃“自我”因为你不再是一个“个人”而是代表银行的一分子,一言一行,都是客户对这家银行的印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