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 (第1/5页)
3 小杨和殷家宝是相当要好的朋友,除了因为他们在嘉富道是小数民族,自然产生一种亲切感之外,他们同时是哈佛大学的经济系高材生。殷家宝考进哈佛去供读时,小杨还有一年就毕业了。但他们走得很近。小杨对家宝相当照顾,在功课上尤其多加指导,这是令家宝很感谢的。 小杨毕业时,把他那些非常有用和珍贵的笔记和参考书都送了给殷家宝,拍拍他的肩膊说: “这是我的遗产,你是承继人。” 几年之后,二人在嘉富道重逢,开心得相约去吃晚饭,当夜就喝醉了。 小杨还告诉家宝: “我很少喝这么多酒,我的妻子傅卡碧最痛恨我喝酒,她怕我醉酒驾驶会出意外,告诉你,卡碧没有了我,活不成。” 说罢,二人哈哈大笑,小杨并约好了将来回泰国去定居时,邀家宝同行,向他提供一个愉快的曼谷假期。 在嘉富道的际遇,严格来说是家宝比小杨好,家宝任职于投资部,是前锋,小杨的结算,属于后勤,自然是前者的位置比较受重视。小杨也曾向家宝表示过找机会转部门,故而家宝听了约翰伟诺的新安排,心上不禁为小杨高兴起来。 而且殷家宝知道,约翰伟诺如此费劲向他解释,是上司已经给自己足够面子了。 美国是举世知名的民主大国,然而纽约的很多财经大机构内,阶级观念依然很重。 凡是有资格在董事局内议事的高级职员,从不会坐到他们这起年薪不过十万美元的职员办公室内去。更别说登门造访,是为了要亲自解释误会了。 他眼前是一个相当不小的奇迹。 于是殷家宝不得不感动,温驯地微笑着回应: “是的。要我把买入的情况转给小杨吗?” “买入的记录交给我,我会告诉佐治夏理逊,你要懂规矩!” 佐治夏理逊既是小杨的上司,跟约翰伟诺是同级的,所有任命和督导由他们总裁级下达才是正办,殷家宝因此连忙点头会意。 约翰伟诺说完了,站起来,打算离去。才走到门口,便又回转身来,说: “刚才我没有好好的向你解释这个安排,让你担心了,是吧?” 这么几句话,无疑是有道歉的意味,更惹殷家宝不安,慌忙道: “没有,没有。谢谢你的解释。” 约翰伟诺道: “我给你的字条呢?” “在我这儿。” 约翰伟诺伸手向殷家宝要回了字条,说: “让我加签,传给佐治,这个安排由他去告诉小杨,你不必管。” 如此这般,似乎就雨过天青了。 殷家宝心上想,听到母亲的声音,总为自己带来幸运。 这以后的三个月,殷家宝如常的工作。 每次与小杨在一起,都看他没有提起此事,也就不以工作为话题,聊着别的情事去。而且他们都有专业cao守,听令于上司,如无嘱咐,不会私下讨论工作安排。 直至小杨出事前的三天,殷家宝上班之后,微微觉得公司内的气氛很不对劲。 平日有讲有笑的同事都不大开腔说话,高级的一群整天不见人影,任何要上级签批的文件都被搁置一旁,追问有关部门的秘书,总是那千遍一律,叫人纳闷的答案: “他们在开会。” 斑层人员的会议像要开个没完没了,全机构最大最威煌的会议室,重门深锁,一关不但是一整天,竟是不折不扣的四十八小时。 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候,叫人如坐针毡。 一定是有极重要的问题发生。 在金融投资机构工作惯了的人,本来对这神神秘秘的会议很见怪不怪。凡是有商业上的机密行动,例如收购、合并之类,消息就不可以外泄。 殷家宝心想,大概今次的异象也不过是一桩商场的秘密行动而已。 这天下班得很晚,竟在地铁站候车时,遇上了小杨。 彼此都像满怀心事似,不约而同需要找个机会宣泄忧疑,于是结伴上了一家酒吧去饮啤酒。 “听到消息了没有?”小杨说,愁眉不展。 “什么消息?”殷家宝先呷了大口的啤酒,才问。 “集团财政出了轨。” “怎么可能?” 小杨抿着嘴: “空xue来风,事必有因。” “你知道原因吗?” 小杨吁一口气,道: “是我们的部门出的问题。” 小杨望了殷家宝一眼,继续说: “可是,跟你的部门也有关连。” “什么?” “数。”小杨说:“是我们负责结算套利投资的数。你部门交到我部门的数据不对。” 殷家宝吓得跳起: “小杨,你说什么了?我们哪儿知道套利投资的数,你不是负责卖出,再做结算吗?” 小杨立即按住殷家宝的手,问: “你说什么?套利投资不是你的部门全部负责的吗?关我什么事?一买一卖的工作都是由你们执行,由你们提供数目给佐治夏理逊,他才交给我做结算工作的。” 刹那间,殷家宝顿觉一股热流自体内直往上冲,搅得他的脑袋霍霍霍的作痛。 他抱住头,下意识地抗拒一个惊人的意念。 “不,不可能的。”殷家宝像呻吟似地说出这句话。 “大卫,”小杨也跟其他同事一样习惯以家宝的英文名字相称:“你知道盛传我们集团财政出轨是什么原因?都说是在期货买卖的套利投资上严重亏损。你告诉我,正常的套利投资,怎可能发生几何级数的倍数亏损。” 小杨说得对,这种严重亏损只会在一种情况下发生,除非殷家宝只负责买入,而实际上无人负责同时进行卖出。如此一来,引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