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全文 (第2/4页)
。” 于夫人笑了“讲得很好。” 平平问:“一 要待十年之后,才会遇见那个对我好的人?” 于夫人点点头。 “他不是本地人?”平平简直不能把好奇心压下去。 “他确是本地人,姓梁,住在油麻地区,家里开米庄。” 平平骇笑,说得这么正确,这么肯定,简直像亲眼看见一样。 平平不禁问道:“你怎么知道?” “我可以看得见。” “于太太,请问你怎么看?” 于太太笑笑“平平,这是很难解释的一件事。” 姑妈在这个时候出来了“咦,你们俩倒是谈得津津有味。” 吃过点心,她们姑侄俩便告辞,于夫人送他们直送到门口,趁姑妈把车子驶出来之时,平 平拉住女主人。 平平问:“他叫什么名字?” 于夫人微笑;“他叫梁建国。” 平平点点头,把这个名字记住。 姓名住址都有了,平平简直可以立时三刻把这个人揪出来。 回程中平平对姑母说:“于夫人很有趣,你是怎么认识她的?” “朋友介绍,她谈吐非常优雅智慧,有空同她聊天是一项乐趣。” 平平笑“对未来她彷佛很有把握的样子。” “于夫人不是对每个人都肯说那么多。” 平平吁出一口气。 从那天起,平平像是换了一个人,她决定重新振作,把疏忽掉的功课从头拾起,再次尝试 去认识新的朋友,唯一可惜的是,体重无法减低,身型不复苗条。 但姑母已经觉得宽慰。 生活刚有点正常,姑母就病发了。 似有预感,她同平平说:“难怪当日我同于夫人说想共你相依为命的时候,她不置可否。 ” 平平非常反感“姑姑,不要把那种事放心上。” 姑母进入医院动手术,平平却暗地里找到于夫人家去,她认得路,她想知道更多。 这一次,来开门的是一名少妇“我们姓顾,于家搬走有好几个月了。” “可知道他们搬到何处去?” “好像已经移民。” 平平呆半晌,内心苦涩,兴致索然地回家。 姑姑在三个月之后离开了她。 这次沉重的打击反而使平平镇静下来。 她不但要应付功课,还需照顾自己起居,晚上在报馆找了一份兼职,做到十二点才能下班 ,第二天清早又要起床,公寓已经退掉,住到宿舍去,加紧申请助学津贴,到处奔波频扑, 使平平心力交瘁。 在一个星期六下午,她实在忍不住,乘车到油麻地区,找到那一列米庄 ,逐间逐间问过去。 她并不完全相信于夫人所说的每一句话,但这一段日子她所受的压力 实在已经超过她可以承担,她想知道是否真有梁建国这个人,他彷佛是她唯一的救星。 对 每一间米铺的伙计她都说:“我找梁建国。” 有人答:“我们老板姓庄,到泰国办货去了 。” 也有人笑“没有这个人,连伙计都没有姓梁的。” 走得累了,平平深深太息。 噫,当日应该追问于夫人梁氏的贵宝号叫什么才是。 最后平平来到一间叫和利隆的米庄。 她说:“我找梁建国先生。” 一位中年妇女前来打招呼“哪一位找梁建国?” 平平大喜过望“你们姓梁?” 那位太太上下打量平平“不错,我们姓梁,建国正是小儿。” 平平鼻子发酸,神色异样“请唤梁建国出来。” “你是哪一位?” “我是他朋友。” “你请稍候。” 平平紧张得不得了,她要见到他了,他注定是她未来的配偶,她即使还要再等十年,也可 以先同他做忠诚的朋友,他可以听她倾诉,为她分析问题,分担她的 寮帕取? 平平握紧 双手。 等了很久很久,像有一个世纪那么长,忽然听见一把清脆的声音问:“谁找我?” 平平吃一惊,蓦然回首,只看到一个六七岁大的小男孩你勺潘?础? 平平的双眼也睁得老大“你是梁建国?” 小男孩还顶不耐烦“我正看卡通节目呢,你为何找我?” 平平耳畔嗡地一声,强作镇定,错了,于夫人的预言统共不对,十年后,平平已经三十出 头,这名小小梁建国却不过十六七岁,怎么可能。 平平连忙站起来“对不起,我找错人 了。” 她脚步浮浮地离开了米庄。 回到宿舍,出了一身汗,又累又急,忍不住大哭一场,了结此案。 只有她自己了,以及她的一双手。 一年半之后平平以一级荣誉毕业,手持文凭找工作到底顺利一些,平平并不觉得她比别人 更加吃苦,报馆负责人十分欣赏她,平平顺理成章成为全职职员。 她再也没有见过于夫人 ,也忘记了于夫人所说的话。 报馆的功夫繁复琐碎困身,连年轻力壮的平平亦心力交瘁, 她明显的消瘦,扔下所有的婴儿肥。 在一次访问中,平平认识了纱厂少东邓熊照。 他教会她跳杰巴舞,喝克鲁格香槟,吃贝路哥鱼子酱,平平认为她在恋爱了,那股喜气, 连同事都觉察得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