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债女不还_第二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第2/4页)

 夏盈?谢了他,不经意望向门口,脸色突然有点尴尬。

    这地方的风水一定很不利她!

    夏盈?暗自呻吟,才说没客人,这会儿便马上蹦出一个来了,希望老板不会因此改变主意才好。

    “呃,有人来了。”

    老板也看见门口的客人,当然要过去招呼,但并没有随便把她撂在一边不管,一面抱歉,嘴里仍不住东拉西扯着。

    “夏小姐,你要等一下哦!打包要点时间。我招呼客人,你随便看看画吧,不好意思啊!”“您请便。”

    顺势打发了老板,夏盈?总算松了口气,欣赏的目光飘移到墙上一幅幅的工笔花鸟画。

    历代文人在绘画上,往往偏好游戏性浓、业余性强、文学趣味高的画,简言之,是把绘画当作轻松的、随兴的闲余戏笔;影响所及,一般人也往往认为工笔画流于匠气,比不上简笔写意来得有气质。

    但夏盈?却不作此想,国画中,她偏只喜欢工笔画。

    一幅好的工笔画,线条必须疏密有致,设色必须典雅清丽,形象刻画必须细致传神,其中更必须蕴藏浓郁深挚的感情内涵,才能“夺造化而移情”难度绝不在水墨画或抽象画之下。

    工笔画不但费眼力,而且耗时间,不比写意画可以一挥而就,好的工笔作品至少得雕琢个把月才能竣工;又由于其写实的特性,布局中的虚实对比与顾盼呼应更必须费心安排,才能够达到“移生动质、变态不穷”的境界。

    踟蹰在一幅幅笔触细腻的绘画前,夏盈?觉得身心放松;今天来拿画,确实不虚此行。

    但粗砺与尖细的噪音隐约传来,干扰了她的好心情。

    夏盈?皱着眉环顾四周,敏锐的听觉告诉她噪音应是来自画廊的另一个展览场地,而且正逐渐向这里袭来。

    嘈什么!

    她知道对面还有个抽象画展,两边的展览都是今天结束,都没什么人,怎么会突然冒出这种怪异的声响?

    耐性和宽容一直是她引以为傲的美德,惟有在参观画展时,她无法忍受吵杂,一点点都不能。

    看画的心情被破坏殆尽,夏盈?却不能离开。

    她还得拿画呢!明天就是外公外婆的双寿,这幅画是要给他们的贺礼,待会儿她要亲自送去,就算现在她再怎么不爽,也只有姑且忍之了。

    提起台北律师圈无人不知的大小穆律师穆崇真和穆尚理,寻常人通常会有的第一印象,就是他们两人不可思议的相似。

    他们同样的品貌出众、气势逼人、能力卓绝,就连要命的嗜好都一模一样,喜欢把对方告到倾家荡产。

    当然,相似有相似的理由,他们是双胞胎姐弟,从幼稚园到研究所又都是同学,长年朝夕相处下来,默契惊人自是不在话下。

    不过对老板来说,他们最相像的一点,也就是他们最大的好处东西专拣贵的买,付钱干脆不你隆?br />

    一个月前,画展刚开幕时,他们就买下两幅题材相近的大件作品——也就是最贵的两幅画。

    开门见喜,直让老板笑得见牙不见眼。

    因此,当高大俊雅的穆尚理出现在门口,只见老板颊上的肥rou笑得一抖一抖的,童山濯濯的脑袋更是点得差点掉下来。

    如果夏小姐算大金主,小穆律师就是财神爷了!

    财神爷亲自光临,也难怪老板要拼命巴结,只差没像小狗在地上摇头摆尾翻肚子了!

    穆尚理随意浏览着墙上的画作;他不懂这些,也从来不装懂,他只是一时心血来潮,来这儿看看要送人的寿礼。

    既是赠礼,自然得投人之所好,他个人的观感可以掠在一边不问。

    不过他虽不懂画,但也觉得这些价值不菲的画作物有所值。

    就以他买下的《乡居拾趣》来说,丝瓜棚下,公鸡昂首阔步,母鸡带着小鸡在一旁啄米,构图和谐、用色均衡,看着就赏心悦目。

    站近一点看,更可发现笔触十分细致,尤其全身绒绒毛毛的小鸡,简直就像直接把细绒贴上去似的。

    如果抽象画那些乱七八糟的色块线条凑在一起可以卖钱,这些精绝的工笔画作没理由不值三五十万。

    “这些画似乎卖得不错。”

    放眼望去,每幅画作旁无不贴着“已蒙收藏”的红条子,即使景气最好的时候,百分之百的销售率也不是常常看得到的。

    “工笔画通常比较好卖,不过好的画家少,而且也画不快,所以展览不多。”老板搓着手,笑吟吟道。

    工笔画多半描绘花鸟虫鱼,容易表现出升平安乐的气氛,题材本就讨喜,只要作品的品质不差,市场的反应都不错,至少以赏心悦目的标准而言,工笔画绝对比抽象画高出好几筹。

    “可惜已经卖完了,不然我也想买一幅自己留着。”

    “既然穆律师有兴趣,下回有新的作品,我再通知您。”

    老板笑嘻嘻地,穆尚理这话等于确定他会再有一笔高额进账。

    “对了,听说我姐也买了一幅画送姐夫?”

    穆崇真是八卦杂志长期跟监对象,动见观瞻,她嫁给年纪足以做她爸爸的教授,成票的狗仔记者撰文嘲讽,写到烂掉了。

    老板所以能够如鱼得水地大做名人生意,当然对这些社交圈八卦了如指掌,应对时才有分寸。“唉,是啊,就是这幅‘阖家欢乐’。”

    老板说着,指向墙上的另一窝鸡。

    主题相同的两幅画挂在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