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炒翻天_第三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第3/4页)


    “饿了?”拓恩瞧这孩子哭得都快哑了。“福师傅,那就请你弄点东西给这孩子吃吧!”

    大福听了真是啼笑皆非。“二爷,这我可办不到,这娃儿只怕出生才没几天,只能喂人奶,我不是女人,挤不出奶来呀!”

    大福一番话逗得大家哄堂大笑,唯独拓恩有些困窘地赧红着脸,哭笑不得。

    “那怎么办?”头一次遇上这种事,拓恩还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也不晓得这孩子饿了多久,总不能就这么由他哭到哑吧?”

    “我去替他找奶喝!”悠悠马上自告奋勇。

    拓恩不想泼她冷水,但还是好意提醒她道:“外头还下着大雨,家家户户门窗紧闭,路上几乎快没半个人行走了,你要去哪找奶喂孩子?”说着他转头问其他人道:“你们谁知道,这附近有哪户人家有还在吃奶的孩子?”

    厨房里的一群男人,个个面面相觑。问他们到哪里采买好食材没问题,问哪里有“奶”可就问倒他们了。

    “唉,我们又不是三姑六婆!”大福干脆替众人回答道:“我们没人是住这附近的,而且一大早来,工作到夜深了才回家,谁有那份空闲去跟街坊邻居串门子?我家隔壁的老李要不是拿红蛋来请我吃,我都不知道他媳妇替他家生了个孙子呢!不过那孩子也早断奶了,我看,只得挨家挨户碰运气问问看了,但你好意思吗?”

    “我可以挨家挨户去敲门!”悠悠眨着慧黠双眸,眼神充满信心。“只要能找到一户刚好有孩子出生的人家,求他们发发善心,帮我们喂喂孩子,不就行了?”

    大福首先摇头。“这种天候抱着孩子出门太危险了,连你自身的安危都…”

    “我无所谓!”她十分坚持。“这孩子哭得好惨,说不定已经饿上一、两天了,如果任由他饿死在我怀里,那我一辈子都不会忘了自己是如何见死不救,肯定终生都会良心不安的!”

    靶动于她的善良,大福也无话可说了。“那好吧,我陪你”

    “我陪她去找。”拓恩抢在大福讲完之前说道。

    大福吓了一跳。“二爷,天雨路滑的,而且还得四处求人,肯定要看人脸色,这不适合您…”

    “没的事,悠悠能做的,为什么我不能做呢?”他拍拍大福的肩膀。“福师傅,你别担心,我没那么养尊处优,悠悠说得没错,我也不能眼睁睁地任由这个孩子饿死。万一他爹娘真回来找他,我们要怎么跟人家交代呢?”

    “可是…”

    “就这样了,酒楼麻烦你帮忙看顾,我跟悠悠抱孩子去讨奶喝。悠悠,走吧!”

    “哦,好。”

    悠悠抱着孩子跟他走出厨房,大福不放心地跟到酒楼门口,看着拓恩撑起一把大油伞,小心翼翼地护着悠悠和孩子走人雨中。

    “他们俩看起来还真像是一对小夫妻哪…”

    大福感慨地自言自语。心里不禁希望悠悠这纯真善良的丫头,能打破拓恩心上结的厚厚寒冰,让他快点动成家的念头吧!

    “大叔,这孩子快饿死了,不知道…”

    “走!走!走!要乞讨到别家去!”

    “大娘,这孩子快饿死了…”

    “要死死到别处去,别来触我霉头!”

    “你这个人怎么…”

    “砰!”拓恩还没骂完,对方就把门重重的甩上,让好不容易哭累睡着的孩子吓得醒了过来,再度哇哇大哭。

    “乖、乖,jiejie抱抱,别怕、别怕,jiejie会保护你的喔…”

    拓恩和悠悠已经数不清敲了几家门了。

    不晓得是不是滂沱大雨下得人心烦躁,大家不是不应门,就是一知他们来意就赶人。好一点的只是冷脸相应,坏一点的,连方才那种没天良的话都骂得出口,让拓恩也忍不住动了怒气。

    亏他好歹也是地方上有头有脸的人物,山珍海味都弄得到,就是拿这“人奶”没辙。偏又一连碰上几家小家子气的,不卖他面子也就算了,连用钱买都不肯,不是说喂自己孩子的奶水都不够了,就是说不想袒胸喂个来路不明的孩子,怕染什么病到自己小孩身上…这世道是怎么了?

    可是,一见悠悠哄着孩子的温柔神情,他的火气又在不知不觉中消了。

    虽是他敲门、撑伞,但抱着孩子,不断低声下气求人的可是悠悠。被拒绝了一次又一‘次,却不见她气馁,也不像平常人家骂上一句,她一定会理直气壮地回上三句才罢休。

    瞧她那么好的耐性,温柔又小心翼翼地抱着孩子摇哄。要不是知晓内情,拓恩一定会以为她是孩子的娘。

    “…怎么了?”悠悠一抬头,才发觉拓恩正细细端详着她,好像她脸上黏着什么似的。

    他淡淡一笑。“没什么,只是我忽然觉得,你真像是这孩子的娘。”

    “真的吗?”听了这话,她并未觉得有什么不妥,甚至好像还满开心的。“万一这孩子的爹娘迟迟不出现,我就收养他好了,我也觉得自己跟他挺投缘的哪。”

    “你有这个心很好,但是你娘!”会答应你这么做吧?”他提醒她。“毕竟一个未出嫁的姑娘,带着一个来路不明的孩子在身边,肯定会招惹无数闲话的。而且,让这孩子生长在父母双全的家庭里,对他也比较好,不是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