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第4/5页)
起来,如果世间有三位奇女子,那望断云不用说,绝对是其中一位。我常年在生意场上打滚,久闻望断云的大名。传说她从十四岁起执掌望家八字六十四商行,下属分舵总计超过两百家。不管这传言是真是假,她一个姑娘家在四年的时间里将望家势力扩大一倍,让‘天下首富’的名号遍布中原,这却是大家亲眼所见的事实。如果我猜得不错,她就是三香中的‘钱香’,她也有一块和凉夏一样的金牌。这样看来,只剩下最后一块金牌,最后一香…” 不用他再多做推断,楼起将一块亮锃锃的金牌放在于他面前“这是第三块金牌,我是武皇后娘娘亲赐的‘天下奇女子’之一,也就是最后一香…书香。” 早点招了不就好,他诸葛少虽然识字不多,可头脑不笨,要不然也不可能把诸葛家的生意做得直上高楼。还记得楼起初次见凉夏的眼神就好像她们曾经在哪里见过,随后她又去见望家二小姐望断云。诸葛少再一联想天下奇女子中的“奇”字,如果望断云的经商手段、那凉夏的酿酒术能称作“奇”那么阿起的学识绝对也是一奇。只不过,他觉得她更奇的是迷糊,居然相信他拥有像鸟儿一样自由飞翔的特异功能,整个一书呆子。 不过他那点小聪明还是有想不通的事“你都有皇上、皇后御赐的金牌,怎么会跑我们家来当西席?”摇晃着手中的金牌,楼起像在看着别人的东西。对着烛光,她的眼睛缓缓睁开,目光却更加的迷惘。“有一个家族,每代生下的女孩都要从小接受培养,培养成世间最有学识的女子,她要比天下大多数的男子都更有学问。然后,在这一代的女孩子中间挑出最优秀的那一个,送到宫中做女官。她要做公主的师傅,长年陪在公主身边为公主熏染上良好的学识。等到公主成年出嫁后,当朝皇后会为公主的这个师傅在诸位王侯中挑选一人,将她嫁出去。迎娶她的这位王侯可以另娶他人为妻,两个女人同时有着正妻身份,彼此间不分大小。 “就这样,这个比天底下大多男子都更有学问的女孩就这样过完她的一生。这样的命运在这个家族里延续了八代,有八位女子重复着同样的命运。这八个人中最长寿的一位活了二十九岁,最短命的在出嫁后半年内就病死了。当然,她们都享有等同皇族的葬礼,但是最高规格的棺木也同样埋葬了她们追求幸福和快乐的权利。” 诸葛少明白了“你就是被选出来的第九代女官?” 木然地点点头,她第一次在外人面前袒露自己的身份。“我们楼家这一代中共有十四位女孩子,最后我被选出做太平公主的师傅。不知道算不算幸运,皇后娘娘非常赏识我的才学,她赐给了我这块金牌。那天我看书忘了时间,等到太监来催我的时候,凉夏和断云已经接了金牌离开宫中,我从偏角门边看了她们一眼。望家商行经常为宫中置坝讷西,我和断云经常能见到面,彼此间很是熟悉。这次去莫邪山庄是我第二次见到凉夏,所以觉得面熟,一时间却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她。直到她亮出金牌,我这才回想起来。” 原来她真的是公主的师傅啊?上一次诸葛少和她争论的时候,她就说自己是公主的师傅,当时他压根不信,没想到这世上什么怪事都有。不仅二十五岁的狼荡子会找个十七岁的姑娘做夫子,这夫子还是公主的师傅。这么说,他诸葛少和公主是同窗喽? “可你怎么能离开皇宫呢?我是说,你既然是公主的师傅怎么随随便便就来到江南了呢?” “半年前太平公主出嫁了,我已经不再是她的师傅。”听她这么说,他的心顿时乱了起来“这么说…这么说你很快就要回到皇宫中,让皇后娘娘为你挑一个肥头大耳的王爷嫁了?” 听他的口气怎么好像是要把她这只小绵羊丢进狼窝的感觉?楼起笑了笑,轻声说道:“不!我不要成为第九个短命而不幸的女子,我不要这样的命运再发生在我身上。公主出嫁后,皇后娘娘问我相中了哪位王侯,她说她要为我做主,我拿出金牌请她还我自由。我要读遍天下书,行遍天下路,我不要被束缚。在我的恳切央求之下她答应了,所以我才能来到这杭州城,并且得以成为一个狼荡子的女夫子。” 说得人家还怪不好意思的,诸葛少挠了挠脑袋顺势岔开话题:“这么说你还有家人?那你都不想回家看看吗?” 他轻易踩到了她的痛处,默默地摇着头,楼起的手指无意识地抚摩着那块给天下女子最高评价的金牌。“楼家的每个人都知道将女儿送到宫中做女官就是给她不幸的开始,但是每一代的长辈都拼着命地想把自己家的女孩送进宫中。楼家的规矩是,谁家的女儿被选进宫做女官,她的父亲就成为整个家族的族长,享有全族人的尊重,可以拥有数不尽的财富和最高决策权。对他们来说,这代表着荣誉、金钱和权利。” 诸葛少不屑地撇了撇嘴“我怎么感觉好像在卖女儿?” “你的形容真是一针见血。” 又说他听不懂的“四字真言”他翻了一个白眼“我要是你,我从小就不读书,不做最优秀的那一个就没人指望我进宫做女官了吧!” “你以为每个爹都跟你爹一样好说话吗?我们姐妹几个要是不读书就不给吃饭,书读得不好吃饭的时候就得站着,背不出文章还会被打得很惨。”就是因为年少时的记忆太过深刻,所以她离开了宫中也不想回家,她不想自己好不容易争回的命运再被利欲熏心的爹所摆布。 这天底下还有这样的事啊?诸葛少可是头一次听到,小时候他就是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