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自恋总比自卑好 (第12/18页)
流于八卦,沾上“东家长西家短”的长舌之嫌。二来嘛我明白,每一桩婚姻自有一本难念的经,婚姻“结束”不等于婚姻“失败”人家又没请你当法官,判定谁是谁非,我们又何必多是非?其三,人家离婚是两个人的事,何苦逼他们向“社会大众”交代?有天我看见某报把歌坛才子的离婚“宣言”弄上三版,不免替他们同情哀叹:众目睽睽,姻缘难为。万一其中一方不小心在记者面前说错了一句话,另一方岂能不心存芥蒂?原来本可以好聚好散,分手后仍是孩子的好爸好妈,新闻一炒,把双方对婚姻的怨言添油加醋一番,辟谣与澄清之际,不翻脸成仇真需大度大量。 人人都有窥秘狂。可是,像婚姻这种私人情事,其实是容不下那么多双打量的眼睛。在公婆姑舅或亲戚好友“密切注意”下的婚姻尚且令人感到窒息难耐,更何况是那么多双陌生人的眼睛。 有位颇具知名度的女作家曾说,她结束婚姻已十几二十年,至今出席有关婚姻的座谈或演讲时,仍有人问她,婚姻“失败”的原因为何?到底是谁的错?大有兴师问罪之意,也暗喻“你这个失败者凭什么来教我们正确观念”的嘲讽。她说,习惯了,能坦然面对就理直气壮。这个社会到底还是普遍有“离婚等于人生失败”的潜意识,很多人骨子里还是认为“离婚的女人一定哪里有问题”对离婚的男人,到底没有那么主观的否定意味。难怪很多承受家庭暴力的女人差点送命,还要依偎在已发恶臭的婚姻下水道里。 虽然以台湾当地诉请离婚的判例来看,主动诉请离婚的都是“忍无可忍”的女人。但社会还是认为,这些女人一定犯了“七出之罪”之类的“信条” 看离婚案,我们能否文明一点,别再用“道德犯罪”的眼光来评断无法再维系婚姻关系的人。什么时候我们才明白,离婚未必谁是谁非,生活中本有太多的是是非非? 公众人物的婚姻,比凡人难维持,也因为这些以口舌主持“道德正义”的陌生公婆们,太多了。 众目睽睽,姻缘难为。两个人,常变成两大政党努力地在争取选票,因为爱已失落,心很空虚,所以不理性的人就不择手段地争取社会公理的支援,拜托拜托你投我一票吧! 搜集了一大堆“同情票”的人,往往是到处抱怨对方如何如何忘恩负义、对不起自己的人。是的,即使全世界都站在你这边,大家都知道那人是个没天良的坏东西,又怎样呢?在爱情中,你还是输了,而且输得很难看。你虽然一边指责,一边还爱着那个“天杀的”烂人,但他(她)在听完转了一圈又到他(她)耳朵里的控诉之后,难保不发誓,好啊,再也不要再看到这个让他(她)一脸灰的歹人。 恋爱也一样,分手时若还有友情在,谁是谁非,忘了吧!别请一大堆陪审团。生命中很多情事纠葛是旁观者无法看清的。 有时爱情中的旁观者太多嘴了,反而会挨两巴掌,碰一脸钉子。比如说,小莉在吵架后,对室友阿香控诉:“那个混蛋,根本是个花花公子,我瞎了眼才会看上他!”阿香一听小莉如此“大彻大悟”于是火上加油,说:“哼,我老早就告诉你,他不是好东西,谁叫你,唉…不听我的话——没错,他是百分之百的花花公子。有个秘密还没告诉你,其实大一的时候他就对我有意思,只是我没理他而已!” 小莉闻言更加气恼,哭哭啼啼一阵,跑去找男友理论,没想到又被男友哄好了。这下子,绝交的是小莉和“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阿香。 类似阿香这种努力帮人谈恋爱,别人未必成功,自己却失败的人,在如今的大学校园里,多得不得了,你知道吗? 谈恋爱,论婚姻,别再玩幼稚园级的友谊游戏了吧——“我讨厌他,如果你是我的朋友,那你也要跟着我讨厌他”这是很多人的爱情逻辑,所以才会在恋爱发生小挫折或面临分手时,到处拉选票,非得要贯彻“汉贼不两立”的民族大义不可。 如果是一个成熟的人,在别人问起过去情人时,实在应该有雅量保持适度缄默。或者说:“他是一个好人,只是我们不适合。”越云淡风轻,越好。 两个人的事“观察家”的眼睛最好只有两对,你的眼睛和我的眼睛,大家心知肚明就好,尽量别请外人免费电影吧! 父责 “唉唉唉唉唉!”高庆恩最近老觉得自己的耳朵怪怪的,原来是他一直接收到一种叹气声。声音打哪儿来的呢?坐在客厅看晚报的他留神一听,很惊讶地发现,叹息声并不来自唠叨的老婆,也不来自多愁善感爱看文艺小说的女儿,更不是来自自己那个悲观到了极点的“老处女”meimei(高庆恩因为受不了meimei的洁痹与阴阳怪气,所以老在背后如此挪揄自己的胞妹),而是来自那个只会打篮球和电玩的儿子。 难道他得了“少年维特的烦恼”?他几岁了?十六,还是十七,不不,十八了吧!十八岁生日才在几个月前度过,硬要他买部机车当贺礼,高庆恩以安全为由拉下脸来拒绝,买了一部电脑当替代品。为了这事,父子俩怄了几天气。 神经比水管粗的儿子,叹什么气呢?在家一向不管事的高庆恩觉得很好奇,问老婆。老婆说:“我看你别乱问的好,一问,搞不好又要花好多银子!”但是,高庆恩才在晚报上看到一条新闻:青少年因感情问题想不开上吊自杀,厌世原因还与父母的冷漠对待有关。 他决心问一问。“大盛,”高庆恩为了要让儿子感到自己是个朋友,不是长辈,声音难免做作了些“你最近看来心事重重,可不可以说来听听?闷在心里会生病的…” “哦,没事啦!” “你要知道爸爸很关心你,没有什么事不能说的…” 他知道,自己必须诚恳以待,不能急,呼吸要维持与小孩一致,一急小孩就不说真话。上个月公司开了“情感规划”的课,强迫大家听讲,他睡了半堂课,但还是学到些技巧。 “爸,你是不是最近又去上了什么成长课程?”大盛摆出心知肚明的表情看着他。 “你怎么知道?” “你每次上课之后就会回来关心我一下,把我当白老鼠!告诉你,我没事!” “可是你在叹气呀,一定有事,你以前从来不叹气的。” “噢,是吗?” “告诉老爸,我发誓帮你保守秘密,不告诉mama。我也会尽力帮你解决,除了买摩托车这事甭提之外——” “好吧,有人分忧解愁也好,可是你没办法替我解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