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初战 (第3/3页)
手和弓箭手完成,而500步兵则只在最开始的时候诱敌,然后迅速撤到第三个村子加固攻势和接应,如果没有这500人敌人就不会认为这是我军的主力,所以这500人的作用也很关键。”小东说到这里语气一顿,将头扭向了身边的诸将。 “丹羽大人和池田大人分别率领火枪队和弓箭队,而河尻大人则率领那500名步军。” “喂,到底谁是主将呀?你怎么擅自分派给其他人人物?”信长在一边又发话了。 众人无奈的眼神齐刷刷的望向她。 “好了。好了,就听你得好了。” “谢大人了。”小东冲着信长会心一笑。 信长则向他作了个可爱的鬼脸,当然这些都不能让其他人看见。 “三位大人只要能坚持一个时辰,信长公子就会率兵来援,到时候火起为号,里外夹击,各位大人认为怎么样?” “好!”“好!”“就这么办了!” “这会赢得一定是我们!”会后众人依照计划各自去行事了。 小东陪着信长回到寝帐。 “没想到,你对作战还这么在行。”信长恢复了小女儿态,满怀欣赏的望着小东。 “当然了,除了在床上,在战场上我也很在行。”小东借机调笑着。 “哼!”一提到上床,信长的脸一下子又变得难看了起来。 “你这个人还真是,咱们两个都好过了,你怎么还对我这么冷淡。” “去!去!你出去,我不想看到你!”小东就这么莫名其妙的被轰了出来,不过,也好,为了明天的战斗就省些力气吧。 当天微微擦亮,信长的军队就开始频繁的调动起来了,摆出一幅决战的架势。 守城大将一看,正中自己下怀,和自己所预想的丝毫不差,也就吩咐依计行事。 守城军队就如小东所预料的那样,前部为骑兵和移动力快速的短刀手,在后边是步兵羽弓箭手组成的本阵。 丹羽长秀和池田恒兴按照计划,在两军甫一接触就退到了村子里边,这使得敌军倒是手足无措,不假思索边追了进来,火枪和弓箭交织成密密麻麻的火力网,由于狭窄的街道限制了骑兵,根本就毫无还手之力,并且在慌乱踩踏之中还使得许多短刀手被马踢伤。踩伤。 没有浪费任何时间,长秀和恒兴的队伍撤出村子进入到第二个小村,暴跳如雷的守城大将命令全力追击,结果和刚才一样,骑兵还剩了1。200,而短刀手干脆退出了战斗。 长秀和恒兴出色的表现为秀隆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等到他们二人撤进第三个村子的时候一切已经准备妥当。守城大将为了避免再犯愚蠢的错误,这回在得到探子的确切报告后才再次进攻。 双方在小村里展开了拉锯战,敌军将小村四周围的是水泄不通。长秀三人奋勇杀敌,但是由于人数上的巨大差距,敌人的包围圈却在不断的缩小,已经快要到达村子的中心了。 “混蛋,公子他们到底在干什么,怎么还不来?”长秀看到了一个正挺着长枪冲上来的敌兵,急得眼珠子都凸出来了。 而他身边的秀隆和恒兴也没好到哪里,身上都挂了彩,1500人也就剩下了800人。 忽然,一阵响亮的号角声响彻整个村庄,浓烟滚滚而起,杀声四起。原来是信长的大军到了,冲在最前的是前田利家,他率领着500骑兵从村子的西边突进,一时间敌军大乱,坚固的包围圈被冲出了一个缺口,随后信长一马当先挥舞着赤日杀了进来,她的身边是政秀和小东,后边是信胜率领的步兵,被围的长秀等人精神大振,振臂高呼。“杀!”士兵们就象是疯了一样,不顾一切的挥舞着手中的兵器攻向了敌人。 敌人吓得乱作一团,四散奔逃。 信长策马左冲右突,目标是村子的中心,可是由于她的速度过快脱离了身后的军队,一下子陷入到敌阵中。 “杀了他!看他的铠甲,他是信长军的大将。”敌军蜂拥而上,恨不得将信长生吞活剥。 信长挥舞着长刀,刚刚格开一个长枪,突然寒光一闪,一把武士刀出现在她面前,她根本避无可避,两支手都握着长刀格挡头上的长枪,而四周又全部是敌人的士兵如果现在落马,那必死无疑。 就在刀尖快要碰到鼻尖这千钧一发的时候,她觉得腰一紧,被人抱离了马鞍,她心中一惊大力的挣扎,但是却丝毫没有用,那只是手臂是那么的有力根本无法撼动,她抬头望向它的主人,是小东!他一手抱着信长,一手用武士刀左砍右劈,一下子劈倒了十几个敌兵。 “怎么啦,我的小可爱?还不乖乖的呆在我的怀里。”小东轻轻的咬着信长的耳垂。 信长“嘤呢”一声瘫倒在小东的怀里,只觉得这里是世界上最安全。最温暖的地方,顺从的紧紧搂住他的腰。 小东一看信长已经没有什么大碍了,一摧跨下的战马,舞刀冲着来时的路杀了个回马枪,就好似猛虎下山,在他面前自动分开了一个通道,不知冲了多久,就见从前方杀过一个人,小东不假思索挥刀就砍。 “喂,小东,不要乱砍!我是政秀!”小东急忙中途收刀,冲着政秀大叫。 “政秀大人,速战速决,有我保护公子,您不用担心!” “好!公子就拜托你了!”战斗一共持续到了黄昏,6000敌兵被杀伐的只剩下不到200人,而信长的大军总共损失了1200人左右,这场战斗信长大胜! “万岁!万岁!信长公子万岁!”欢呼声传遍了战场的每一个角落,政秀等人率领着残部和俘虏的敌军直奔大滨城,城中听到守军大败的消息立刻就开城投降了。 信长生涯中的第一场战斗就这样结束了,而这时的信长正依偎在心上人的怀里欣赏劫后余生的温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