惆怅还依旧_第三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第2/5页)


    穆太太的小名叫惠敏,娘家姓程。

    嫁给穆澄的父亲穆迪时不久,就生下此女,之后不久。穆迪患癌逝世。她抚孤守节至今。

    穆太太是个有能耐、坚强、不屈不挠的女性,自不待言。也为了这位母亲守寡经年,穆澄对她更添几重敬意。女人独个儿在江湖上苦撑,固然不是易事。

    寂寞尤其难耐。

    比起自己的母亲来,她是太不中用了。

    当年嫁给陶祖荫,也为了太寂寞的原故吧!

    一年三百六十五日,天天写,夜夜写,永不休止似的摇笔杆,忽然午夜垂泪,觉得孤清难受。倒不如一头钻进一个男人的怀抱撒娇撒嗲,那才快意。

    还有,万一那一两个难缠的报馆编辑,还打电话来作各式滋扰,穆澄就不用想前纳后,干脆把电话筒摔掉,然后大声对自己讲:

    “不写又如何?有人负责养你,清茶淡饭过一辈子,只要你穆澄不怕,有谁个奈得你何?”

    就为了这份自以为是的安全惑,穆澄认定非嫁不可。

    嫁后如何,如寒天饮冰水,冷暖自知。

    这且不去多讨论,免得伤感。

    然,回头看那硬挺挺地自己守着丈夫的灵牌,把女儿带大的母亲.不由得了心生佩服。

    穆澄从来没有问过母亲。她究竟为什么不再嫁?或若她愿不愿意有第二春?抑或干着急,而实在碰不上机会?

    不论成因如阿,后果不变。

    穆太太是的而且确要捱尽这些寒来暑往,才到得今天的。

    她从没有在女儿跟前唏嘘过半句。

    日后,穆澄那一触即发的倔强脾气,也许很大部份受她母亲影响。

    所谓好女两头瞒,穆澄对什么人都可以怠慢,对母亲不能。她不要穆太太担心自己嫁后,变了个蓬头垢面的灶底猫,故此,每逢跟母亲见面,总装扮得比跟老总喝茶谈稿费与版权费,还要认真。

    穆澄是很节俭的,轻易不肯到昂贵的餐听去一转,然,对待母亲,又是例外。

    她约了穆程惠敏到一流酒店内的西餐厅,为的是要边吃午膳边看海景。

    穆太太跟穆澄走在一起,人们很容易就看出她们的关系来。

    碧然因为相貌相似,最主要是整个人的气氛都雷同。

    母女二人都予人一种异常光洁干净的感觉。

    穆程惠敏面目姣好,轮廓分明。上六十岁而仍然像五十刚出头。若不是那只盈光水滑的发髻盘在脑后,使她显了一点年纪,足可以充四十七、八岁的。

    守寡三十多年,出身中等家庭的一个女人,能如她的这副模样,实在已得天独厚了。

    当然,若果细心的面对面观察,会留意到穆太太脸上有不少沧桑过后的痕迹,现今的安泰怕未能完全抹煞曾有过的艰辛,单是耶双眼,一笑起来、鱼尾纹整堆的涌现,就落实了美人迟暮的事实。

    穆澄一坐下来,点了菜,她母亲就说:

    “你那刚出版的小说,对白写得那么精彩尖刻,念得叫人舒服。然,情节太平淡,读者会觉得不够味道。”

    原来穆太太是女儿的忠实读者。

    “妈,不能本本都风起云涌、惊涛骇狼、曲折离奇,总有一些只写写自己心声的轻松小品。”

    “为什么不能够?电视台的肥皂剧,经年累月的播演下去,那个JR演的演员,买田又买地,不知多安乐。”

    穆澄望母亲一眼,心想这位太太打扮清雅,形相秀丽,没人会想到她是最重视现实的一个人。

    是上了年纪的缘故。

    包是因为她曾经沧海。

    “下一本小说,写些什么题材?”

    母亲是多么关心她呢!穆澄又想,如果自己当演员的话,她必是个称职的星妈。

    穆澄答:

    “写一个作家和读者恋爱的故事。”

    穆太太瞪一瞪眼说:

    “如此的哗众取宠。”

    “不。”穆澄很认真地说:“我是真心诚意的。”

    “你是说,你有一种跟读者恋爱的感觉?”

    穆澄歪一歪头,答:

    “如果有人真的欣赏你,从而爱护你、关怀你,再进一步负责你的起居饮食、安全健康,以及其他一总生活的需要,你会怎么样?肯不肯以身相许?”

    穆太太没有答。

    穆澄非常肯定地说:

    “我会很爱恋跟随一个终生如此照顾我的人。我会觉得幸福,我会觉得无憾。”

    “太好了!你已经找到了这个人吗?还是你仍在寻寻觅觅?”

    母亲闲闲地答穆澄的两句话,如穿心宝箭,立时间叫穆澄痛彻心脾。

    太一针见血了。

    可见这些日子来,女儿做的门面功夫实在瞒不了母亲,嫁后境况,穆大太早已略知一二。只是当事人刻意隐瞒,权充快乐,免得过也就无谓揭她的疮疤了。

    如今,看见穆澄那副渴望有人照顾爱护,渴望得人心人肺的痴傻模样,穆太太一阵难堪,便再也忍不住出言相问。

    穆澄微垂下头,答:

    “那只不过是小说的桥段而已。”

    “你的小说向来崇尚真实的切身感受,这是你的作风、特色,不是吗?”

    “是的,对读者,我一向尊重,且有一份牢不可破的感情。”

    “澄,拿一大群人作为自己的爱恋对象,精神寄托,为什么呢?一定是由于自己感情无寄托所致。大多数有幸福家庭与完美婚姻的人。不会成为宗教迷。理由就在于此。”

    母女俩一时无话。

    “澄,我实在担心你!”

    穆澄把个笑容立即挤出来:

    “妈,你是杞人忧天。”

    “但愿如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