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1章不能出围 (第2/2页)
,王坚乘其初来,率兵出战,将士舍命奋斗。 蒙古兵大败,退至五十里外安营。王坚收兵入城,仍复坚守。宋廷调回蒲择之,命吕文德往代其任。文德领兵救蜀,攻破涪江浮桥,转战至重庆,引艨艟千余艘,溯陵江上渡。蒙古将史天泽,兵为两翼,顺流冲击。 文德兵处逆流,不能抵挡,被蒙古夺去艨艟百余,败退而回。蒙哥汗得了捷报,便会集各军并力攻取合州。幸王坚守御得法,相持数月,竟不能下。又值军中大疫流行,兵士十病六七,蒙哥汗不胜恼恨! 前锋将汪德臣,募集壮士,夜登外城。王坚挥兵堵截,战了一夜,杀伤相当。汪德臣单骑至城下,高呼王坚快快出降,我当活汝。语音未毕,巨石飞来,汪德臣连忙躲闪,击中右肩,大叫落马,兵士慌忙救回,竟至伤重身亡。蒙哥汗因良将身死,心内郁闷! 又值秋雨连绵,兵士困顿,不能进攻。蒙古汗抑抑成疾,遂登合州城外的钓鱼山养病,竟至病殂。诸王大臣以二驴载尸,用绘槽掩蔽,拥护北去,合州始得解围。王坚报告临安,擢为宁远军节度使。 王坚乃缮城修壕,防敌再至,那蒙古诸王大臣,拥护蒙哥汗之尸回国,尊为宪宗,遂即治丧颁讣,忽必烈正在悉锐渡江,自率兵进大胜关,命张柔进虎头关,分道而入,所至残破。 兀良合也引兵下横山,入宾州、、象州,陷静江府,破辰沅,直薄潭州。又有李全之子李璮,也奉了蒙古之命,攻入海州涟水军,京湖江淮告急文书,雪片飞来,宋廷还改元开庆,专靠贾似道一人为长城,命为京湖南北四川宣抚大使,兼督江西两广两淮军马。 那贾似道奉命之后,只是躲躲闪闪不敢前进,忽必烈早已瞧破他是个无用之人,正要挥军大进,忽然凶讣南来,召他北返,忽必烈如何肯抛弃了机会,遽然北去,便对诸将道:“我奉命而来,安可无功而退。”遂登香炉山,俯瞰大江。 见大江之北有武湖,武湖之东有阳逻堡,南岸便是浒黄洲,宋军以大舟济师,军容甚盛,忽必烈欷欺叹道:“北人乘马,南人使船,此言果然不错!”正在说着,身旁跃出一将道:“长江大险,宋人恃此立国,非破他一阵,不足扬威,末将愿去一试。” 忽必烈看时,乃是董文炳,点首许之。文炳从山上疾趋而下,命其弟文忠,率领敢死之士数百名,驾了战舰,鼓棹渡江。文炳自引马军,沿岸往战。水陆两路人马,杀得宋军抱头鼠窜,逃得无影无踪,一刹那倾,两岸已是肃清。 忽必烈亲自率兵接应,董文炳之军早已渡江。次日全师皆济,进围鄂州,分兵破临江,转入端州。右丞相丁大全,平日隐匿军报,不使上闻,此时蒙兵渡江人人皆知,无从隐匿,只得申奏军情,并乞休致。理宗遂罢大全为观文殿大学士判镇江府。中书舍人洪芹缴、御史朱貔孙、饶虎臣等,文章纠劾,理宗始命大全致仕,召吴潜为左丞相兼枢密使,并出大内银币,犒赏军士,又将右丞相一职与贾似道,命他进军汉阳,为鄂声州外援。 内侍董宋臣,因边报紧急,竟请理宗迁都四明。军器太监何子举,密报吴潜道:“车驾一出,都中百万生灵,何所依赖。”吴潜连忙入阻,朱貔、孙亦上疏力谏。 理宗还在迟疑,后经谢后坚请留跸,以安人心,方将迁都一事搁置不提。蒙古兵围鄂州。副都统张胜,望援不至,不得已使敌兵道:“这城已为你们所有,但子女玉帛,尽在将台,何不往取呢?” 蒙古兵信以为真,遂焚城外居民,移师而去。恰值襄阳统制高达引兵来救。贾似道也驻军汉阳,遥作声援。张胜又严修守备,蒙古将苫彻拔都儿复进兵攻城,并遣人入城,责张胜背约。张胜杀其来使,率兵往袭敌营。苫彻拔都儿早已防备,竟将张胜围住,左冲右突,不能出围,张胜拔剑自刎而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