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 (第2/4页)
,故称铁清人类铁支那人。” 程雯瞪大双眼“你不觉得是侮辱?” 冰海珊轻轻说:“我当然知道这是侮辱。” “你没有异议,你不争取权益?” 程岭劝道:“你先坐下来。” 冰海珊摆摆手“我一直在争取!” “我看不出来,你如何争取。” 冰海珊答:“做得更好。” “我不明白。” “读书的读得更好,做生意的做得更好,日子有功,一定可以争取到应得的地位,发动义和拳是行不通的。” “同学们现在叫我铁清!” 冰海珊说:“他们若有进一步行动,我自会替你出面。” 程雯气呼呼走了。 程岭笑“来了整整两年才发觉有人歧视她,可见情况已经大大好转。” 背后传来程霄的声音:“老师讶异地问我:‘你说英语怎么没有华人口音?’” 冰海珊笑:“别多心,当是一种赞美。” 程岭说:“对,我们说到哪里?” 冰海珊提醒她:“你想捐笔款子到东方之家。” “是,还有一件事,我想向你要一个人,你记得那位吕文凯小姐?我想请她当秘书。” “呵,她。” “你有印象?” “有,举止谈吐均像洋姐,人很聪敏,我同你去说。” “海珊,我们有无办法寻访故人之墓?” “郭岱芳?” “正是。” “此刻大陆在搞一个庞大的运动,叫文化大革命,燃烧全国,恐怕不是进去的时候。” 程岭惊骇“又是什么呢?” “运动刚起来,仿佛是号召全国破旧立新。” “还能收粮食包裹吗?” “伙计们照寄不误。” 程岭吁出一口气“香港能偏安吗?” “香港发展很好,不用担心。” 程岭替郭海珊添杯咖啡。 “表婶,你或许愿意到新加坡去一趟。” 程岭拾起头“找到了吗?” “找到了。” “她怎么样?” “你听了会安慰,她结了婚,丈夫对她不错,住牛车水附近,有两个孩子。” 程岭意外到极点“又生两个孩子?” 冰海珊笑“她今年不过三十七岁,为什么不能生孩子?” 程岭发呆“我觉得比她还老。” 也难怪,这几年她已经历了别人一辈子的事。 “她已除下歌衫,丈夫是个小生意人,姓范,经济情况算是稳定。” “怎么样飞新加坡最快?” “经东京在香港转飞机。” 程岭不想回香港,事实上她一辈子不想再回去。 “或在汉城转。” “就汉城吧。” 这个行程又耽搁了一会,待程岭取到护照后才出发。 护照上程岭的年纪是二十三岁,她不介意,甘三是个成熟的好年纪。 那位吕文凯小姐陪着她踏上旅途。 吕文凯并没有应允当程岭的私人秘书,她这样解释:“在大公司任职,我有个履历,将来就靠它了,私人工作收入虽高,可是对外比较吃亏,郭太太请你原谅,不过我周末闲得很,不如每星期六我都上门来看看郭太太有什么吩咐好不好,如果应付得来,就让我兼这个职。” 讲得合情合理。 罢巧她有假期,便陪着程岭走一次。 在飞机上程岭忽然问:“你看郭海珊怎么样?” 吕文凯一怔“郭先生?” 程岭笑“我觉得你们很相配。” 吕文凯不相信双耳“郭太太,你想与我做媒?” 程岭说:“是呀。” 吕文凯笑出来“郭太大你那么年轻,怎么会有做媒的想法?” “做个介绍人自粕以吧。” “郭先生很好,不过不是我喜欢的类型,年纪也稍嫌大了一点,你不会怪我把郭太太,我的男朋友是念建筑的一名运动健将,有机会我叫他来见郭太大。” 程岭不语。 她从来不知人原来可以有那么多选择,不过吕文凯有的是条件,故此择偶条件也多多。 程岭羞愧了,她的世界狭小,她目光如”且,她是个最年轻的老太婆。 吕文凯已转了话题:“…幼时我听过洋童唱歌谣…‘清基清基支那人,独自坐栏上,我赚一元你赚五毛’,我认为华人争取权益要采取比较积极方式,我赞成华裔加人参政。” “我支持你。” 吕文凯兴奋“假使可以得到华仁堂的支持,那真非同小可。” “华仁堂由郭海珊主持。” “可是郭太太你一定有影响力。” 吕文凯好像知道得不少。 程岭笑答:“不大。” “我不要做陈查礼或中国娃娃式中国人,我已参加华人仁爱会,为华侨争取权益。” 程岭觉得吕文凯与她当中好似隔着大半个世纪,不过,她十分欣赏这位小姐。 最后吕文凯说:“我话太多了,你听得累了吧。” “我很爱听。” 她们终于到达新加坡。 吕文凯笑说:“这是世上面积最小的国家之一。” 她们住在酒店里,到第三天程岭才积聚到足够的勇气找上门去。 她带着礼物去按铃。 那是一座三层楼的砖屋,范家住二楼,楼下有一小小庭院,大抵种着莱莉花吧,香气扑鼻,黄昏落过一场雨,稍微凉些,那香氛更沁人心脾。 方咏音走遍大江南北,终于找到归宿。 她们按了两次门铃。 一个中年阿姆出来,对陌生人并无半点提防“有人客,”满脸笑容“找谁?” “范太太。” 她马上说:“请进来,”一边转头“太太,太太,客人找你。” 还雇着帮佣,可见环境不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