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第1/3页)
第二章 渡江以后,进入东陵国境,一路所见的荒芜贫瘠的景象,使得君翎与狄风感到非常惊讶且迷惑。 东陵国境内土地肥沃、河流密集,农业向来发达;而且东靠大海,海上贸易一度也非常热络。 狄风二十年前曾经到过东陵,当时东陵国的富庶繁荣与女凰国相比,可说是不相上下。然而二十年后他再踏足这片土地,却发现一切都已经完全不同,乡野颓垣败壁,城镇人烟稀落,往昔的盛世风光,已不复再现。 “我知道东陵皇室倾轧,王爷们各自积众势力,互相敌对,十多年来经历了数场战事,却不知道战争对东陵国的破坏,竟如此之巨大。”狄风叹息。 君翎沉默了,但不是为了东陵的衰败。她在女凰国担任将军之职,上过战场,当然知道战争的破坏力。 她的沉默是为了晋云亮,也是为了大姊。当年到女凰国求亲的晋云亮,是那样的倜傥潇洒,迷倒了女凰国上下,除了她以外的所有女性,谁知道他所身处的竟然是这样一个满目疮痍的国家?!而当看到东陵如此衰落的景象,君翎也不禁怀疑-- 东陵国还有出兵援救大姊的能力吗? 她手中所持的保护同盟协议还有作用吗? 毕竟,这里的一切都是荒芜颓败的,剩下都城江陵依旧繁华。 他们在江陵专门接待外国贵宾的行宫中等候了三天,来自东陵皇宫的使者才姗姗来迟的出面迎接。 而当两方见到面时,才发现原来东陵的接待使,竟是狄风的旧识。 “公主要觐见我皇?这可难了!”接待使得知君翎的来意,不禁面露难色“我皇今年春天身染重疾,卧床不起,无力打理朝政,已经颁令由太子殿下和八王爷共同监国。” “大人能否替我引见太子殿下?”虽然君翎极度不愿意再见到那个小人,但是她也知道,东陵之行,与晋云亮的接触是不可避免的,搞不好还要忍气吞声的求他呢! 他最好不要太-,否则… 君翎恨恨的想着对付晋云亮的方法,可接待使的回答,却叫她立刻呆住了-- “公主来得真不巧!太子殿下封祀长白山去了,估计还要两个月才能回来。” 君翎急了“我有非常要紧的事情,等不了三个月啊!他怎么偏偏挑这个时候跑去封山了?” 接待使恭谨回答:“长白山是我国的圣山,每三年一次的封山祭祖,是东陵的皇室传统。” “这可怎么办?!”君翎急得团团转,半晌,又站定问道:“八王爷呢?八王爷人在江陵吧?贵国皇上既然颁布由他和太子殿下共同监国,那我去找他也可以吧?” 接待使迟疑了一下,回道:“当然可以。事实上,公主找八王爷,比找太子殿下还有效,八王爷他…”接待使说到这里,突然停口不语。 君翎与狄风对望了一眼,知道接待使话中有话,却不好多问。 当晚,在君翎与狄风热情相邀下,接待使推辞不过,参加了行宫内举行的夜宴。酒过三巡后,看到接待使已经微有醉意,狄风趁机说道: “我们初到贵境,茫无头绪,朝中的事情,还要请大人多加指点!” “好说,好说。”接待使醉醺醺地笑说。 “下午,大人提到找八王爷比找太子殿下好,言下之意是…”狄风低声问。 接待使不正面回答,仰头饮了一樽美酒后,叹息一声,借着酒意开始倾吐埋藏在心中的怨气: “狄大人来江陵前也该看到了吧!二十年前我与大人同游时,东陵是怎样一副盛世之景,如今又是怎样一副破落景象?! 先皇遗有十九位王子,在世时,将他们分派到各处,原意是为了让他们镇守四方,所谓兄弟齐心,其力断金,若有什么外患,天子在京都振臂一呼,四方响应,共同守卫东陵国土,这是多么美好的想法啊! 可是,偏偏事与愿违,这些王爷到了封地后,便拥兵自重,割据四方,打来闹去,好好的一个东陵国,被搞得跟个废墟似的。” “皇上呢?皇上不管吗?”君翎听得迷惑,问道。 接待使无奈笑笑:“皇上迷恋得道成仙之术,早已不理朝政多年。实不相瞒,皇上并非在下先前所说的,身染重疾,而是吞食丹药过量,两年前已经痴痴迷迷,形同废人了!” 君翎默然半晌,才又问道:“八王爷是怎样的人?” “厉害的人物!”接待使翘起了手指头,脸上的表情却有些嘲讽“这些年来,十几位王爷打来打去,京中主事的王爷也换来换去,最后只剩下八王爷与跟他同党的九王爷,如今京中主事的,就是八王爷,公主有什么事情,还是去找八王爷吧!” 君翎迟疑了好一会儿,才忍不住又开口问:“太子呢?太子他不管事了吗?” 晋云亮明明长得一副聪明样,应该不会如此不济,轻易让八王爷夺去了他的权力吧? 接待使嘿嘿一笑“太子殿下聪颖无双,可惜贪欢好色、骄奢狼荡…” 说到这里,接待使看了君翎一眼,突然清醒过来,闭口不言。 君翎的身分是东陵未来的太子妃,他在她面前这样说太子的闲话,恐怕给自己添了大祸。想到这里,接待使猛地出了一身冷汗,不敢再逗留,急匆匆的告辞离开。 接待使离开后,君翎脑中一直回荡着他所说的话。 贪欢好色、骄奢狼荡?这就是晋云亮的臣民给他的评价吗?三年来她一直强迫自己不去想晋云亮,可是自从踏上他的国土后,她就没有办法不去想他,想他当年深邃的目光、胸有成竹的狡猾微笑…拥有这种特质的男人,在他的国民心中,评价真会如此的糟糕吗? 这一夜,君翎一直在床榻上翻来覆去的,直到半夜才勉强入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