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芙蓉_第二回安安的疯狂计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回安安的疯狂计划 (第3/6页)

滑,妈您的厨艺真不是盖的,我看就是国际名厨也不过如此,好吃好吃!”岳母微笑不语,安安却骂道:“笨蛋,这是我做的,这也吃不出来?白养活你了!小笋是我做的,其它才是我妈做的,快偿偿!”没想到马屁拍错了地方,闹了个大红脸,我赶紧又夹起一只虾:“嗯,这虾好,比小笋强!”安安又骂:“你吃了吗?就说好。”

    我辩道:“哎,这你就不知道了吧,观其色而知其味,嗅其味而知其…”安安不耐烦地打断我:“行了,又那一大套,还让不让人吃饭了?”我还想争辩,却听岳母劝道:“你们呀,平时总这么掐来掐去的吗?菜都凉了,快吃吧!”饭厅里这才安静下来。

    席间,我忍不住提起那幅画:“妈,那幅画叫什么名字?”

    “叫《双芙蓉》”安安吃着虾含糊不清地抢道。

    这画的名字居然叫《双芙蓉》?怪哉!我的好奇心完全被挑了起来,禁不住放下碗筷,走到画前再次细细端详,找了半天也没发现半朵芙蓉的影子。

    岳母见状,对女儿说:“佳名对画好像很感兴趣?!”

    “他懂什么呀,只不过一时好奇而已,要不您给他讲讲这画的来历,满足满足他的好奇心?哎,过来,咱妈给你讲讲这幅画!”

    我闻言又坐回饭桌前,聆听岳母的讲述。

    这幅画的作者叫刘全和,是个画家,孤家寡人,朋友不多,名气也不是很大,大概可以夹在一二流之间。此人性格怪癖乖张,平日里常干出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来,因此大家赠予他“刘疯子”的绰号。刘全和并不在意朋友们叫他疯子,相反还很喜欢,常以此自诩中国的梵高,并称世间从此不知刘全和。但谁料想,七年前他竟然真的疯了,被送进了精神病院,这幅《双芙蓉》就是他在往院期间创作的。在创作这幅画的时候,他的病情严重恶化,疯癫状态达到了顶峰,情绪极不稳定,时而高兴,时而哀伤,时而又愤怒,高兴时手舞足蹈,哀伤时涕泪交加,愤怒时暴跳如雷,除了画笔画布和颜料,他谁也不认识,朋友来探望,也不理不采,形同陌路,完全沉迷于画中世界。加之上了年纪,身体频出状况,迅速衰弱,那时就有人预言他的生命将不久于世。果然,在画作完成后两个月的一个迷雾之晨,他被发现死在医院的荷塘里,终年67岁,这幅画成了他生前的最后一幅作品。

    刘疯子死后,他的作品大都由朋友收藏,少量拍卖,这幅《双芙蓉》也是几经辗转,最终落在宝丰律师行老板王宝林手中,两年前王宝林又把它赠给了晚情。

    刘疯子此人,我略有耳闻,他的一生和太多的迷团纠缠不清,比如他的身世,有人说他自幼父母双亡,由叔父叔母扶养成人,也有人说他本是弃婴,被一对拾荒的老夫妻捡来养大,更有传闻说他是一对母子luanlun的产物,最骇人听闻的居然说他是在猴子窝里长大的;又比如他的财产,有人说他穷困潦倒,不值一文,有人说他富甲商贾,家资巨万,还有人说他收藏着《富春山居图》的第三段残片…各种各样的传说天花乱坠,数不胜数,大多被人们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其中最可笑的要数《富春山居图》的传闻了,恐怕连三岁的小娃娃也不会相信。对这些传说,刘疯子充耳不闻,一如既往地做着两件事——绘画和行善,他把一生的精力和积蓄都用在了这两件事上。因为如此,他获得了朋友的理解和尊重。

    听完故事,我愈发觉得这幅画诡异邪性,似乎在它背后隐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秘密的内容也许只有死去的刘疯子自己知道。

    “妈,您就不觉得这画有点…奇怪吗?”我问道。

    “刚得到它时,我也觉得怪怪的,画里连半朵荷花的影子都不见,却偏偏起名叫《双芙蓉》,真是风马牛不相及,但日子一久也就不怎么在意了。”

    “也许名字是后来别人给安的呢?”

    “这个也有可能,但谁会那么做呢?我老师当初得到它的时候就已经叫这个名字了,之前的事他也不怎么清楚。”

    晚情口中的老师指的就是王宝林,王是个忠厚的长者,当初晚情在宝丰行做律师时,他视她为宝丰行的第一干将和台柱,给予她极大的信任与支持,晚情对他也是敬重有加,开口闭口尊为老师。

    五年前,晚情在一个案子中犯下“过失”宝丰行要“请”她离开,王据理力争,极力挽留和维护晚情的声誉,甚至不惜与合伙人闹红脸,搞得合伙人差点因此撤资。最终晚情为顾全老师的颜面,主动提出辞呈,事情才得以解决。晚情离开后,作为师生兼朋友,他们仍偶有联系,《双芙蓉》便是在两年前晚情四十二岁生日时,作为礼物送给她的,王知道晚情除了女儿和工作,最喜欢的就是绘画,而且造诣还不浅。这幅画虽不算金贵,但仍不失为佳作,在刘疯子的所有作品中,它绝对称得上第一流的。

    听完故事,晚宴也在不知不觉中愉快的结束了,我和安安帮忙收拾厨房。

    “佳名,你的家具厂还好吧?”岳母问起我的生意。

    “还行吧,每月能接那么一二十单,一年下来也能赚点钱,好的时候四五十万,不好的时候也能有个十来万。”我忙向她汇报情况。

    “哦,差距这么大?”

    没等我开口,安安便替我答道:“他做的家具和市面上卖的不大一样,他走的是定制路线,靠设计和工艺来赢取顾客,每月产量不高,但附加值比较大,赚钱的多少要看接单的数量。”

    见安安解释得不是很清楚,我接口道:“现在大多数都追求个性,对用的东西,大到汽车飞机,小到服装饰物,都喜欢定制,家具也不列外。我跟据顾客的要求进行设计,有的甚至是顾客自己设计,我只做些修改,然后把图样和工艺要求送到厂里进行制作,每一件产品都是纯手工打造的,而且独一无二,顾客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