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章 (第5/5页)
来,自己当时的作法,对璇儿而言,也许是太过残忍的一回事。 案亲肯认真听自己说了吗? 乔璇浓密绵长的眼睫半敛,遮去眸中飞快掠过的讶异,醇酒般低沉悦耳的柔音以最大限度的坦白,向至亲坦诚心事:“究竟为什么会喜欢,孩儿也不明白。但有一点,很清楚,就是当她脸上的愁云换成笑容的时候,也是孩儿最开心的时候。” 绝症。 苞他一样没得救了。 乔昉丧气地垂下头,转换话题:“你的事情办得怎样了?” 案亲受了什么刺激?竟会频频关心起他之前避之惟恐不及的问题? 乔璇心中的疑惑仍未显于颜色,对乃父的垂询如实作答:“几天来皇上一直拒绝接见孩儿,态度十分坚决。” 同时,jiejie身边的亲信出来传话说,万岁爷这几月来一直臭着脸,自他回京后更是阴转多云,随时都有可能劈个雷下来,而轰的对象,十有八九就是国舅爷“您老人家” 乔昉皱皱眉头,不明白他为何仍旧如此气定神闲:“还有呢?” 乔璇续道:“jiejie身份敏感,一不小心便会被定为‘心胸狭窄,善妒无德’,故而噤若寒蝉,不敢多言。” 乔昉更加大皱眉头,想起下午某个祸水就此事作出的威胁,暗暗头疼。 乔夫人抛开只是当“道具”用的绣架,担心地道:“见不到皇上,皇后娘娘又不敢替你说话,那件事怎么摆得平?不如我们先斩后奏,先把你和卿小姐的婚事办了再说。反正咱们家别的没有,免死金牌之类的多得可以拿来打麻将了,他要降什么罪名,尽管放马过来就是。” 虽然明知母亲支持此事的出发点是来自“天下第一美女是我媳妇,多威风”这样不纯的动机,乔璇依然向她绽出浅浅却满是感激的笑容,尔雅的磁嗓温柔地道:“太过鲁莽会带累皇后的,万万不可。出京之前,我曾向几位大臣提及此事,皇上若欲纳婳儿入宫,他们定会拼死上谏,力阻皇上,娘亲不用担心婳儿会被皇上抢入宫去。” 三年前皇上在众人前的失态大臣们皆记忆犹新,一说此事,谈虎色变,直把卿婳儿与妲己、褒姒、妹喜诸女并列,已经认定她若入宫,定然惑乱宫闱,天下大乱。虽然这种想法十分浅薄可笑,却也有可资利用之处。 他之所以如此胸有成竹,正是因为他太了解当今这位皇上了。 自十二年前仓促登基,十二年来,他励志振兴,呛箧役、减租赋、百业齐举、宽政富民,对他来说,再没有一件事可以重要过国事。 雄图霸业,岂容儿女情长。 作为一名雄心勃勃的君主,他亦绝不容许自己花太多心力在私情上。 所以得知卿婳儿与夫婿比离之时,他虽派出追骑,本人仍留在宫中,专注国事。 而若一连数位大臣皆全力阻止他纳卿婳儿入宫,则看法虽无稽,他亦会稍加顾忌。 乔昉闻言,比乔夫人更快松了口气道:“真的吗?”那他不是不用担心卿婳儿的威胁了? 乔璇垂眸,晶瞳中点滴不漏地照射着父亲的反应,水澜不兴:“关键仍要看婳儿的态度。若婳儿表明心有所属,宁死不从,有谁舍得强她所难?但若得她青眼,即使是当今皇上,也没人敢担保他不会决定爱山河更爱美人。今上的脾气,一旦他拿定了主意,有谁可以改变?” 乔昉泄气地“哦”了一声,继续接受卿婳儿的威胁;乔夫人则兴致勃勃地拉着儿子问道:“如果皇上怎么说都不答应你娶卿小姐,那怎么办?” 乔璇若无其事地道:“那我就弃官出逃,再由爹宣布将我逐出家门,不就变成平民了?那样应该没有问题了吧?” 看爹的样子,该是婳儿跟他见过面了吧?并且还吃了不小的亏,才会有这样奇怪的举措。 早知那女子,绝不是肯躲在人后接受保护的弱质女流… 何况她此举,还打破了父亲与他的僵局,对他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虽然坚持己见,但来自父亲的反对,仍会令他在乎啊。 乔昉吓了一跳,失声道:“什么?”随即怒道:“不许胡来,老夫明日就替你上本,请皇上赐婚,这样行了吧?你这个不肖子…” 又要开始骂人了吗? 乔璇朝母亲使了个眼色,提醒道:“爹,你该刮胡子了。” 乔昉一把捂住下巴,咿咿唔唔,怒视着儿子,乔夫人“呀”地一声,慌道:“又长出来了吗?我们回房去,我帮你刮…” 纷乱的脚步声伴着话语逸去,乔璇端起父亲来不及喝的茶,一饮而尽,尔雅俊容隐隐掠起愉悦的表情。 母亲的刀工…不说也罢。 呵…************ 元丰六年七月二十六日,文渊阁大学士、太子太傅,当朝国丈乔昉,当庭上疏,奏请圣上恩准其子乔璇与民女卿婳儿之婚事。 元丰六年七月二十七日,内书房传圣上手谕,准乔璇婚配卿婳儿,婚如法。然乔璇以国舅之尊,三品之位,欲配工商之女,以违例处,连降四级,官正七品监察御史,代天子巡狩各省、府、州、县,无皇命不得回京。 那等于是另一种形式的流放。 此后二十年,卿婳儿随夫转战天下。乔璇严察吏治,伸民恨,惩贪官,政清令明。“铁血判官”之称誉满神州,累功无数,朝廷方面却始终未曾有过半分褒奖。 有好事者称此事是因皇上恼乔璇夺其所爱,故虽看在皇后份上未下重手,却逐其出京。至于封其为监察御史之事,更是有意刁难棗除知县亦为正七品外,其余州、府、省的长官哪个等级不比他高?这监察御史一职,怎么看都不是好吃的果子。 尤其当十年后乔阁老告病辞官,归隐林下,卫清砚毫无争议地成为他的接班人,位列百官之首、权倾朝野之时,更有人惋惜他竟为一女子而断送了自己的锦绣前程,否则定可与卫清砚争一日之短长。 当然也有人好奇着卿婳儿会否后悔押错注,只能跟着个七品芝麻官餐风露宿、四海漂泊,甚至还设起赌局,赌局卿婳儿几时会捱不住苦,来向皇上低头… 形形色色的传言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因为那女子艳惊天下的绝色而被乐此不疲地反复述说、喧嚷经年。 而传说中的女子,随着夫婿远走江南,虽然身在红尘中,不闻人间是非事,终于得到她梦寐以求的幸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