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_第六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第3/4页)

谁有空就是谁,你又不肯出来。”

    语气像韦小宝。

    “谁是谁?”我很有兴趣。

    他转过头来狡猾地笑“就是谁谁谁。”他双眼弯弯,溅出诱惑。

    “大不了是些小明星。”

    “哟,你去做做看。”

    我惊觉地闭上嘴,陶陶现在便是小明星,真是打自己的嘴巴。

    “怎么,吃醋?”

    “啐。”

    “你的女儿呢?”

    “出去玩了。”

    “而你,就这样古佛青灯过一生?”

    我微笑“你少替我担心。”

    “我们出去玩,之俊,结伴去跳舞。”

    “世球,为什么一定要灯红酒绿?”

    “我爱朋友。”

    “借口。”

    “你又何必老把自己关着?”

    我笑。

    他也笑“两个性格极端不同的人,竟会成为朋友。”

    他喝完茶就走了。

    我在窗前看世球驾走开篷车。老天爷也帮他忙,并没有再下雨。

    要这样的一个男人成日坐在家中看电视,当然是暴殄天物,他当然还有下一档节目,夜未央,而他每日睡五个小时就足够。

    第二天早上他又来找我,带来一只猪腰西瓜,足足十公斤重,另一瓶毡酒,把一只漏斗的尖端按进瓜rou,一瓶酒全倒进瓜里,说要浸八小时,把我冰箱里所有东西取出,将西瓜塞进去。“我晚上再来。”他说。

    晚上他不是一个人来,带着十多个同事,使我有意外之喜,大家是熟人,不必刻意招呼,又吃过饭,便捧出那只精心炮制的西瓜,切开大嚼。

    小小鲍寓坐了十多人,水泄不通,不知谁找到唱片放出轻音乐,气氛居然十分好。

    我穿着衬衫运动裤,快活地坐在一角看他们作乐,原来做一个派对的女主人也不是那么困难。

    世球过来说:“真拿你没法了,还是像罩在玻璃罩中。”

    我说:“是金钟罩。”

    他笑“你还少一件铁布衫。”

    我侧耳仿佛听到门铃,是谁?我走到门边,拉开查看,是陶陶。

    “mama,你在屋内干什么?”她睁大双眼。

    “这像什么?”我笑问。

    她似摸错房子似的“这像开派对。”

    “是在开派对。”

    陶陶笑着进来,她身后跟着那个当代年轻导演。

    我向世球介绍“这是我女儿陶陶,这是叶叔叔,叶公公是他父亲。”

    世球怔怔地望着陶陶,过半晌才说:“叫我罗伦斯好了。”

    陶陶笑说:“别告诉我叶公公也在此地。”一边拿起西瓜吃。

    我连忙说:“陶陶,这西瓜会吃醉人,到处是少女陷阱。”

    世球看看我,又看看陶陶,仿佛有说不出的话闷在心中。

    电影小于紧钉在陶陶身后。

    世球同我说:“奇景奇景,没见她之前真不信你会有这么大的女儿,是怎么生下来的?同你似印胚,一模一样。”

    我微笑“不敢当不敢当。”

    他兴奋,有点着魔“你知道你们像什么?两朵花,两朵碧青的栀子花。”

    我听过不少rou麻的话,但这两句才是巅峰之作,我受不了,世球年纪不会大,但不知恁地,最爱戏剧化的台词。

    陶陶觉得热,随手脱下小外套,里面穿一件露背裙子,整块背rou暴露在眼前,圆润嫩滑,不见一块骨,晒得奶油巧克力般颜色,连我做母亲的都忍不住去捏一捏她的肩膀。

    世球看得呆了,我去碰碰他手臂,叫他表情含蓄点,狼尾巴也别露得太显著了才好。

    陶陶并非绝色,飞雁不一定会降落地面来欣赏她的容貌,再过二十年她也不过像我这样,成为一个平庸的女人。但她现在有的是青春,像盆栽中刚刚抽芽的嫩枝:光洁、晶莹,绿得透明,使人怜爱珍惜,即使最普通的品种也自有一种娇态,这便是陶陶。

    她脸上没有一条表情纹,眼睛闪亮有神,黑白分明,嘴唇天然粉红,绷紧的微微翘起,手肘指节处皮肤平滑,不见松折,换一句话说,她如新鲜的果子,怎么会得不引人垂涎。

    连每条头发都发散着活力,有它自己的生命,她随便晃晃脑袋,便是一种风景,额角的茸毛还没褪掉哪,这样年纪的女孩子连哭起来都不会难看,何况巧笑倩兮。

    世球在说欧洲的旅游经历给她听。

    她的导演男友鼓起腮帮子,因镜头被抢而闹情绪,文艺青年哪是叶世球的手脚,门儿都没有。

    世球说:“驾车游欧洲是最好玩的,但危险程度高。”

    “在法国尤其得当心,他们开车全无章法,速度快不去说他,又爱紧贴前车,在倒后镜中,可以看到后面的司机的眼白。”世球说。

    陶陶笑得前仰后合,一头直发如黑色闪亮的瀑布般摇摆。

    世球也怔住了,他没想到他说的话有这么好笑,这么中听。

    这也是年轻的女孩子吸引男人的原因:每句话每件事对她们来说,都是新鲜的好玩的,会得引起她们激烈热情的反应。而我们还有什么是没见过没听过的,只觉事事稀松平常,不值得大惊小敝。

    我暗暗感叹,老了老了,有这样的女儿,怎能不老。

    那文艺青年的面孔渐渐转为淡绿,我有点同情他,给他一杯汽水。

    陶陶笑问我:“mama,怎么我们以前从来没见过罗伦斯?”

    “机缘未来。”我说。

    世球说:“叶杨两家,是几代的朋友呢。”

    到了半夜,客人渐渐散去,陶陶也被她的男友带走。

    只余世球,他握着酒杯坐在沙发上,对着客人留下的战迹,仿佛有无限的心事,不语。

    饼很久他问:“你几岁生下陶陶?”

    “十七八岁。”

    “是怎么生的?孩子生孩子,很痛苦吧?”

    “如此良宵,世球,即使你还有精力,也不宜谈这些事。”

    “一切困苦艰难,你是如何克服的?”

    “世球,我不欲说这些。”

    “说出来会好过些。”

    “我没有不好过。”

    “你太倔强,之俊。”

    “世球,一切已成过去,往事灰飞烟灭,无痕无恨,不要多说了。”

    他凝视我良久良久,然后说:“没有烙印?”

    我只是说:“没有不愈合的伤口。”

    “之俊。”

    我打一个呵欠。

    世球笑“我这就走。”

    “明天见。”

    “工作顺利吗?”

    “没听见我叫救命,就是顺利。”

    “很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