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 (第3/4页)
,这是我的新女朋友。” “啐!”我马上否认“你听他这张嘴,什么话说得出来就说。” 石奇笑。 刘霞也笑“人生如台戏,何必太认真。” 我很喜欢刘霞,她完全是那种葫芦庙中翻过筋斗的人,豁达不羁,潇洒活泼,跟姚晶刚相反。 “来来来,一起上我家去坐着谈。” 我们跟着上她家,小小地方,布置得很整洁,养着一只粉红色的鹦鹉,会说哈啰。 “干嘛跟着我?”她问“想自我嘴里挖出什么来?” 石奇说:“霞姨最适宜演秋瑾,对于秘密,她守口如瓶,绝不招供。” 刘霞女士得意地笑。 我看到桌面上放着剧本,有她的对白,用红笔划着,态度还是认真的,一个人站得住脚自有其理由。 我转头问:“外孙女儿呢?怎么不见?” 石奇轰然笑出来“霞姨最会说笑,她哪儿来的外孙女,她连女儿都没有。” 霞姨也不觉尴尬,顺手在石奇肩膊上拍一下。 是的,恐怕连她自己都糊涂了,大部分的人生在摄影棚度过,扮演的角色有子有孙,久而久之,变为生活一部分,分不出真假。 刘霞并不认为顺手拈来的话题是说谎。 这只是轻微的职业病。就像文人,说什么都夸张,不然文章谈而无味,如何吸引读者?也不算是大话。 我很了解霞姨,也同情她。做人,黑白太过分明是不行的。似她这般游戏人间,才可以长命百岁。 我们在霞姨家坐了一会儿才走。 石奇说:“这,是一个好人。” 我们不否认。 “有一段时期她很潦倒,姚晶每月派人送零用去,因为姚晶第一部片子,便是与她演母女俩。” 石奇面孔上又笼罩着一层忧郁。 我说:“姚晶的女儿姓瞿。” 石奇说:“人海茫茫,到什么地方去找她?” “你去磨她,也许她会说。” “不会的。”石奇仿佛很了解人性。 我又问:“姚为何不把钱留给霞姨?” 石奇笑“你没听我把故事说完,姚每月派人送钱给霞姨,霞姨又每个月原封不动打回头,始终不受一分一毫,她天生傲骨。” 原来如此。 原来要把钱送出去也这么难,谁也不要领这个薄情。 没有比姚晶更寂寞的女人了。 这寂寞是否咎由自取?她原本可以做一个平凡的家庭主妇,过着简朴而热闹的生活,丰富而幸福。有些女人可以得到家中每一成员的支持:父母帮她带孩子,公婆照顾起居,丈夫给家用,弟妹为她跑腿打杂,于是她可以坐麻将台子。 为什么同情姚晶,一切都是她自己的错误。我解嘲地想,好比我自己,三年前就该嫁给杨寿林了,可是为着坚持原则,磋跎这一份好人家。 糊涂点,做人只需要糊涂点。 回到公寓,我提起勇气,联络杨寿林。 我也没装很高兴。电话接通,我只是问:“好吗?有什么新事?” 杨寿林也很冷淡“老样子,忙得不得了,跑来跑去。你还在查人家的身世?” 我又问:“我们怎么样?是不是完了?请清心直说,希望别像本市前途问题那样狼狈,给个明确的答案,好让我早作打算。” 他一大阵沉默。 “不要紧,我不想拖。” “我只想大家冷静一段日子。大家性格都这么强…”他接着说了一大篇动听的空话,把我们之间的利害关系分析得一清二楚。 我叹口气。 寿头真是理论专家,无论什么事,他都能剖析分解,这就是我叫他寿头的原因,因此他不知错过多少美丽的事物,我情愿要一个听见我要走会抱住我膝头哭的男朋友。 我问:“冷静到什么时候呢?”声音已经很疲倦。 “你什么时候打算修心养性,我们再说。”他把球又派司给我。 他跟张煦有什么不同?“你要我放弃自我么?” “一点点,总要有点牺牲,你不能够婚后仍然同男明星泡在一间公寓内喝啤酒或是写稿至深夜,完全不理会配偶的尊严。” 我不出声。 “我爱你,但是我不能纵容你。” “我想一想。”我放下话筒。 编姐在一旁笑问:“完了?” “十之八九是完了。”我说。 “不肯去邪归正。” “十年后再说吧。”我苦笑。 “十年后未必有这样的机会。” “然而这样的机会要用我十年的青春去换,宁可放弃。” “你想清楚了?” “我们还是想想如何寻找瞿小姐吧。” 马东生先生仍然不在本市,马宅的佣人非常机灵,无论我们托什么人打过去,她都说“不在” “去纽约找张煦。”我说。 “我没有钱。”编姐说。 “住我家里,带几百元已经够用。” “你家在什么地方?” “史丹顿岛,标准家庭与花园杂志模式。” “那么贵的飞机票,到那么闷的地方去,真划不来。” “真的不肯?那么我自己去,顺便探望家人。” “好,我镇守此地。” 我要往张家寻找线索。 “去到那么远,是否值得?张煦这个人这么骄傲,又不爱说话,你当心碰钉子,你只要看马东生先生便知道,不是每个人都爱说话,像做艺术的人那样。” “对,为什么从事艺术工作的人都有说不完的话?” “因为无聊。” “正经点。” “真的,你几时见过专业人士或商人对任何事都夸夸其谈?人家多多少少有点业务上的秘密。” “因为我们的性格比较不羁。” “你的意思是十三点。” 我说:“至少姚晶是例外。” “所以她痛苦。”编姐提醒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