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第1/2页)
第二章 不多时,如意回到花厅复命。“禀嬷嬷,奴婢的胭脂不见了,嬷嬷的衣箱好像也被人动过。” 胡嬷嬷心下一凉,往后跌进檀木圈椅里,看得如意心头一惊。 “嬷嬷你没事吧?”如意上前扶住胡嬷嬷。 胡嬷嬷推开如意的手,挥了挥,面色惨白的说:“如意,你即刻带着其他人,换上寻常衣物出别宫,去颖川镇上女孩子喜爱去的那些店铺找找。” 如意愣住,立刻意会过来,脸色跟着大变。“嬷嬷的意思是…” 不会吧殿下居然换了女子装束,偷跑出别宫,万一被认得殿下的人撞见,那岂不是… 胡嬷嬷疾言厉色的命令“记住,要带最信得过的那几个,其他人都不许带,路上如果遇事,也不得声张嚷嚷,更不能让外人知道你们是宫人。” 如意不停的点着头,表情凝重,如临大敌。 “去吧!”胡嬷嬷摆手催促。 “奴婢这就去办。” 如意一走,花厅只剩下胡嬷嬷一个,她坐在椅子里,只能摇头叹气。 太子是她从襁褓时就带到大的,就连奶娘都没她来得亲,太子天性聪慧过人,从小就知道自己背负着轩帝的期望,行事小心谨慎,从不做出格的事。 但,就算是这样,也无法改变太子爷其实是女儿身的事实。 到底是个俏生生的姑娘,本该过着被娇宠的无忧生活,受尽三千宠爱,偏偏她是瑾贵妃所出,又偏偏轩帝为了制衡后宫以及一己之私,非要将公主当太子。 “嬷嬷,膳房那边差人来问,晚上要给殿下祝贺的生辰宴还办吗?”一名宫人躬着身凑过来请示。 今晚是殿下十四岁的生辰,十四岁啊…这对姑娘家来说,是花儿初绽的美丽年华。 胡嬷嬷忽然想起前两日,夜深人静时,她在给景华梳头,景华问起了她母后十四岁时,生得什么模样。胡嬷嬷那时回她— “皇后娘娘十四岁时可美了,眉眼长开了,发又黑亮,穿起春裳简直像朵含苞待放的牡丹,皇上那时还只是八皇子,经常找理由去见娘娘。” 景华听着双亲昔日两小无猜的趣事,眼中是掩不住的欣羡…那是憧憬。 胡嬷嬷现下一想才恍然大悟,那个总是闷头读着治国之道,努力跟着老太傅学习,从来没有机会碰过女孩子家会碰的胭脂水粉,更没簪过珠花玉钗的太子殿下,其实心底深处,依然憧憬着能当一个姑娘。 “殿下,这些年来,当真是苦了您啊…”想起那个聪明早慧的太子爷,胡嬷嬷虽然心疼,但也只能无奈叹息。 生在帝王之家,当真半点不由人啊! 太子爷虽然饱读诗书,到底不谙世事,况且她的身分又非比寻常,这一离开别宫,可千万别闹出什么事才好啊…不妙,出大事了! 当景华捧着昏沉沉的头,从昏迷中清醒回神,第一个直觉反应就是愣住,紧接着是心下发凉。 她还记得,离开别宫之后,她沿着官道一路走,来到了最热闹的颖川镇。 颖川虽然地处偏僻,但是因为地形特殊,四季温暖如春,吸引了不少外地人迁徙定居,是以颖川的热闹程度可是不比京城差。 集市里矗立着各色店家铺子,更多的是酒楼茶肆,还有那些沿街叫卖杂货的小贩,她一路逛起来,目不转睛,兴奋极了。 但她毕竟是养在别宫里的皇太子,甭说是朝事,就连老百姓是怎么过生活的,她都不清楚,哪里晓得平常人想吃上一口饭,喝上一口热茶,都得从怀里掏出银两来。 由于走了一段路,她渴得正厉害,一看见茶肆就走进去,也不管里头的人直冲着她看,大大方方的找了张空桌坐下来。 她压根儿没发现,尽管她身上的衣料粗糙,发上珠花廉价不值钱,可是那一身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娇贵气质,以及那张秀丽的脸蛋,打从她踏进闹市,一路上不知惹来了多少目光。 景华到底年幼,不谙世事险恶,一进茶肆就点了满桌子的颖川小吃,殊不知这个举动,在旁人眼中看起来很是招摇。 “小姑娘,你怎么就一个人?” 就在景华轮番尝遍桌上的小吃时,忽然有个模样还算端正,看上去约莫三十来岁的男子上前攀谈。 景华虽然穿着女装,但她自小就被当男子养,自然也不觉得她落单有什么不对劲,反而大大方方的对那人说:“我就一个人,有什么不对吗?” 听见她的回答,男子愣了下,然后立刻哈哈大笑。“小姑娘,你说话倒是挺爽快的。” 景华后知后觉想起来,她现在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