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婵娟_第六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第1/3页)

    第六章

    午后,‘求真道观’后门,一个肤我以黝黑个头瘦小的少年,面上长着一些白斑豆点,扎着满头乱发,只见他探头四处张望,确定没人后,揉了揉鼻子走出,身后却传来呼唤的声。

    “等一下!”

    上午在客人中四处插花解释的清秀小少年,赶来递上一个锦袋。

    “你家老头呢?”接过锦袋,黝黑的瘦少年问道,不解怎么快中午,就没看到那个臭屁家伙。

    “邻锁听闻‘求真道观’近来的一些事迹,特别请他过去情商一些事。”

    “确定是去邻锁,而不是到哪个寂寞空闺的俏寡妇房里商量?”那个臭屁家伙的风流德行,历年不变。

    “管他怎么风流,只要能把生意带回来就行。”对自家老头,清秀小少年懒得理。

    “哇,你爹…转性啦?给了这么多银两?”发现锦袋颇有分量,才一打开,少年不禁讶喊,死老吴很抠门的。

    “是我觉得窦公子太辛苦了。”

    “原来是你这小小吴自作主张。”黝黑少年窦小开,叹气拍拍眼前这位小自己几岁的少年双肩。“可是我早说了,只要雇工钱和牲礼就行了,问事、看运、解厄,这类钱我是做得用不得,用了反出事!”

    眼巴巴看着钱袋内白花花的银子,恨不得全都归他所有,想他曾有四年时间,可是合计着一个帮派的利益呀!

    可惜,一旦动用自己天赋的灵力行事,财便不能属于他,因为他的灵魂还没有人问岁数,四年来照顾教导他的人说过,这是他到来人界的第一世,没有积德,更无累世修行,无德无行,如何有命受指点玄机的天财?只能问取岸出劳力的工钱。

    “你自己存下来吧!依你的学问和聪明,将来铁定比你家老头有出息,存着当盘缠,考个功名回来光宗耀祖。”他知道这小男孩平时就爱看书,还很善于运用得来的知识,年纪小小,脑袋却精明得很,将袋内的大部分的银两交还给他。

    “开姊秭…嗯咳,是窦公子,我以为你很不一样的,怎么劝人的志向这么没出息?”

    考功名没出息?“敢问这位兄台,你伟大的志向是…”

    “等我二十五岁时,一定会靠这里掌控西南一带的六帮八寨,在黑道幕后掌权、掌钱这才厉害。”他指指自己的脑袋,不派雄心壮志道。

    西南的六帮八寨是江湖三教九流聚集处,连官府都不好掌管这一带。

    “我真是太…汗颜了,小看了兄弟你的伟大志向。”窦小开哑口的瞠了瞠双眼后,马上抱拳。“只是我还要命,这钱真的拿不得呀!”

    “我说窦公子,你挺笨的!”

    “呃!”

    清秀小少年再塞回钱袋给他,清清喉咙要他低身,改在他耳边小声道:“你今天对‘七里阁’的成老板根本不算动用到天赋的灵力,故意借成夫人的迷信多疑整他,我说这顶多就是桩骗吃骗喝的事儿,算在臭老头身上,不算在你身上的。”

    “哇,我还真没想到呢!”窦小开扼腕之前做牛做马的付出。“以后专骗为富不仁,就可以拿大半的钱!”

    “就看臭老头还能不能像这次一样,搭上七里阁成夫人的妹子。”

    “我就知道成老板那个娇媚的小姨子,铁定和你家老头有关!”妖妖娆娆的娇模样,正是那家伙的喜爱。

    “老头寻花问柳的功力能有贡献,也算是人尽其才。”

    “看你这么够义气,连自家老头都损成这样,这钱就一人一半吧!”说起义气,他也不落人后,马上打开钱袋要对分。

    “不用了,老头那份已在我的口袋中,这次他一毛都别想拿。”

    “这么狠!”

    “与其让他拿了钱溜去‘寻芳阁’当孝子,我直接让他对自己的儿子当真正的孝子。”

    “那就谢了。”窦小开大笑。

    “其它供品、牲礼已经像以往一样,请人先带回你住的地方。”

    “太好了!今天收获不错,成夫人贡献很多,记得叫吴老头大方一点,明天中午替大伙儿加菜。”

    快乐的挥挥手,他哼着小曲往热闹的街市走去。

    “小开呀!”

    来到街市上一家颇大的医馆内,一见到他,马上有人招呼。“这回也是抓一样的葯吗?”

    “是呀!三贴葯,连同上回赊的一同付。”

    这一个月来,这黝黑瘦小的少年窦小开,常常买同样的三贴葯,二贴是名贵的葯材,以补身为重;一贴则是葯方独特的内伤葯。

    少年为人健谈风趣,言行虽偶尔带点市井气息,又爱吹牛,却不引人讨厌,也常为大家带点吃喝的小点心;昂贵上等的葯材他从不赊欠,另一贴葯他几乎每二天买一次,偶尔以赊帐的方式购葯,或者做些杂工抵债;伤葯部分并不昂贵,又常见他热心帮人,老板也不介意他这么进行。

    “我记得你上回说,这名贵的葯材是替人跑腿买的?”

    “是呀!一个有钱又好心的大爷,可怜我是外地来的,没亲没靠的,就常叫我替跑腿。”窦小开爽快的说,边习惯的掀开店内一道区隔开的布帘,到店后开始替老板分类研磨一些采买好的各类草葯。

    医馆老板见他懂点葯理知识,就让他偶尔帮忙做个杂工,折葯钱或换点生活所需。

    “那这伤葯是谁喝的呀?”柜台内,边看着葯单理葯的田大夫问道,这一个多月来他最常用的就是赊伤葯钱,还有一医外伤的葯布,倒也挺有信用的,固定一次付清。

    “一个…好朋友,有问题吗?”后方传来回应的声。

    “这种葯量虽可稳住伤势,长期喝下去却不妙呀!要不要请对方来这里看看,真有困难,诊金好说。”田大夫凭着十多年的经验,知道这种伤葯多为救急,不救本。

    “再…喝下去会怎么样呀?”帘后探出小黑头颅问。

    “稳不住伤势,定再复发不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