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91章摆起全副銮驾 (第1/2页)
第191章 摆起全副銮驾 今据你说来,那新任的道台又是铁令王永化一类人物。疆吏似这般混充,岂不误事!不是去害百姓吗?但不知他姓甚名谁?”珍妃在旁应道:“闻得那道台叫徐诚吧。” 光绪帝点一点头道:“知道了,他须逃不出我的掌握,等他引见的时候,慢慢和他算这盘帐。”说着,就和珍瑾二妃闲谈了一会儿。一天无话。 到了次日,吏部既补了徐诚的道台,自然照例要引见皇上的,当下,徐诚便朝珠补褂地在偏厅里侍候着。李莲英还亲自出来,教了徐诚晋见皇上的礼节,和应对的语言,徐诚一一记在心上。不一刻,内监传圣谕出来,着陕中道徐诚养心殿上见驾。 徐诚领了旨意,便摇摇摆摆地走上养心殿来。一见殿上崭齐地列着内监,珠帘高卷,隐隐见上面穿着黄衣裳的。 但实在离得太远了些,一时瞧不清楚,大约是皇上了,这时徐诚早慌了,两脚不住地发抖,没奈何,只得硬着头皮上去叩见,勉强把三跪九叩礼行毕,俯伏在地上听皇上勉励几句。 就好谢恩下来了。这是历代的旧制,也是李莲英预先对徐诚说过的,所以他很是安定,准备出去受同僚的贺喜,他正这般想得得意。 忽听上面问道:“你是徐诚吗?”徐诚见问,不觉吃了一惊,暗想李莲英不曾教过自己别的闲话,万一要问起别样来,不是糟了吗?他正着急,一面只得答应一个是字。却听得上面又问道:“徐诚,你从前是做什么生业的?” 徐诚益发慌了,更应不出来,嗫嚅了半天,才顿着奏道:“奴才是做木行生意的。”光绪帝喝道:“你既是木商,为什么不去做你的掌柜,却来谋官做呢?” 徐诚心里慌极了,只得奏道:“不瞒陛下说,做生意的出息哪里及得上做官的好,所以奴才要谋官做。”光绪帝喝道:“你做官知道有多少出息呢?” 徐诚伏在地上叩了一个头,道:“奴才不想多少,只要老有三十万块钱的积蓄,奴才也心足了。” 光绪帝叱道:“你可晓得做一任道台有若干俸银呢?”徐成战兢兢地奏道:“奴才听人讲过,做官靠俸银是要饿死的,到了那时,自有百姓们奉敬上来的。”说到这里。 只见内监掷下一张纸和一支笔来,道:“皇上叫你把履历写上来。”徐诚听了,早魂飞魄散,又不好说不能写。一头抖着,一头伏在地上,握着一枝枯竹管,好像千斤重担一样,再也提不起来。 内监又一叠连声催促着,可怜徐诚急得头上的汗珠似黄豆般的,粒粒直滚下来,挣了半天,还只写好半个徐字,歪歪斜斜的不知像些什么。 内监将这半个徐字呈了上去,便听得光绪帝冷笑道:“连自己的履历都写不明白,倒想去做官发财了,即使上得任去,还不是做害民的污吏吗?快给我驱逐出去。” 这谕旨一下,内监把徐诚的顶子摘去,便喝到“赶快滚吧!”徐诚听了,如释重负,立起身来退了几步,抱头鼠窜着出来。 外面那些和李莲英一党的太监都来问讯,徐诚垂头丧气地说道:“我上了李总管的当了,这脑袋留着,还是侥幸儿哩!”众太监忙问原故,徐诚把引见的经过一一说了,踉踉跄跄地回去。这里将徐诚的事,都当作官迷者的笑史。 但消息传到李莲英耳朵里,心上很为诧异,想平日皇上引见外吏,老于做官的,便问些风俗人情。至于新上任的官员,除了训勉的话,更没别的枝节。现在徐诚觐见却要考起才学来,这一定有内线在那里作梗是不必说了。 于是他连夜到吏部衙门一打听,知道徐诚已然徐名,补上是姓李的,运动人是文廷式。李莲英一听,心里已明白了八九分,因咬着牙齿道:“这文廷式那厮不是瑾珍两个妃子的师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